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先进市场医疗环境高度成熟,中国医疗板块实力提升减小差距,中国通过实施多项医疗保障和分级诊疗制度,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 [8] - 中国制药以抗癌药物的“效量齐升”和非抗癌药物的“技术突破”为主要抓手,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政府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促进临床试验管线增长,生物制药研发加速,非肿瘤领域缩短与欧美市场技术差距 [9] - 基于多重优势,国产药品出海实现“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欧美市场是全球新药拓展首选目标,中国药企在美设研发中心;中国是印度主要原料药供应国;中国能缓解日本医疗支出压力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医药制造与医疗服务市场总览 - 先进市场基本实现医疗资源充分分配和医疗服务充足供给,对海外同类医疗产品进口需求低,新生儿死亡率均值仅为2.03人/千人,日本最低为0.8人/千人;先进市场居民慢性疾病患病概率相对较低,北美及欧洲发达国家均值为10.04%,瑞士仅为7.9%,中国医疗制造业发展关键在于创新 [14][16] - 新兴市场医疗产业起步迟缓,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情况,新生儿死亡率逼近10%,慢性疾病患病概率均值为19.64%,但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带动居民收入提升,对高质量医疗产品和服务需求弹性大,是全球医疗产业创新出海首选目的地 [17][19] - 先进市场国家医疗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政策体系完善,在多方面实力较强,能满足居民多元化诊疗需求,加拿大“健康覆盖指数”达91分领先,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总额16.57%,德、奥、法等国超10% [20][23] - 新兴市场基本医疗资源供给有缺口,慢病重疾患病风险高,降低居民就诊负担是关键,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健康覆盖指数”超80%,巴西等少数国家医疗卫生支出占GDP近10%,部分发展中国家占比均值约5% [24][28] 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综述 - 原料药方面,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后大宗原料药出海,2008 - 2012年特色原料药出口规模提升,2016年国家提出巩固国际竞争地位和提高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要求;仿制药方面,1974年和1979年有人福普克药业和华海药业获批美索巴莫片ANDA文号,2015年国家开展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2017年中国加入ICH [30][32] - 2017 - 2023年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渗透加速,如传奇生物与强生合作、百济神州多款药物获批上市等,2019年泽布替尼成为首款中国原研获FDA批准抗癌新药,2023年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等获批上市 [35] - 中药方面,2015 - 2021年连花清瘟胶囊、七味温阳胶囊等多款中药产品在海外获批;CXO方面,2008 - 2024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企业通过收购等方式全球化发展 [38][39] - 2023 - 2024年中国出台多项制药产业全球化相关政策,如《出口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提升国产药品国际竞争力,《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保护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等 [43] 中国制药产业研发创新及布局拓展现状 - 2021 - 2023年生物创新药临床试验占比由39.7%提升至46.6%,双抗药物在研管线占比增长2.6个百分点,ADC药物研发占比由1.8%增至4.9%,CLDN18.2靶点成为热门靶点,“Me Too”类创新药占主导,“Fast Follower”类速增 [49] - 2024年单抗药物、ADC药物和细胞疗法是制药企业重点覆盖目标,针对CLDN18.2靶点研发管线多,非肿瘤领域致病靶点热度提升,研发创新以“技术突破”为逻辑,向“下一代治疗方案”转变 [52] - 2018 - 2023年制药企业提交中药临床试验申请数量由34项增至73项,获批临床项目由29项增至60项,年复合增速达15.7%,慢病重疾防治是中药创制主要方向,头部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稳步上升 [57] 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 欧美先进市场是中国药品出海主要目标市场,中国药企在美国设研发中心;印度因仿制药产业对原料药有刚性需求,中国原料药有质量及成本优势,是印度原料药进口主要来源国 [59][62]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上):以市场需求为研发创新基本指引,国产品牌海外认可度提升,出海航道实现“百舸争流”
头豹研究院·2025-02-08 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