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进入21世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擎的城市群成为国际竞争和分工的基本载体,中国以19个城市群构建起新的空间格局 中国城市群发展受政策推动且内部融合不断推进,未来将呈现新的格局 发展都市圈可疏解大城市病,是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和城镇化关键一环 城市更新可提升中心城市宜居性,需平衡宜居性与效益[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城市群发展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 - 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世界五大城市群汇聚优质资源,在全球分工中作用重要 其形成与科技、经济中心转移相关,形成与发展需中心城市壮大、产业分工协作、交通网络构建、区域协作体系建立等因素[20][23][24] - 中国城镇化政策演变下的城市群发展思路:中国城镇化重点从小城镇战略向都市圈和城市群转变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协调发展是重要思路,“十四五”规划延续并完善相关要求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都市圈同城化趋势明显[28][32][33] -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规划及目标:“十四五”规划对城市群等提出不同要求,目标是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格局 19个城市群承载大量人口和GDP,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11个获国务院批复 规划明确空间范围,划分三种类型,利于区域协调发展[40][41][44] 城市群战略下的都市圈发展逻辑 - 快速城镇化带来负面效应,发展都市圈疏解大城市病:城镇化使要素向大城市集聚,带来效率提升,但也引发大城市病 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系、功能疏解可催生都市圈[51] - 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关系:都市圈是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强的大城市为中心、1小时通勤圈为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是城市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先有都市圈后有城市群,二者需合理规划实现良性发展[54][61] - 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意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建设突破口和城镇化关键一环,利于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发展,形成统筹发展格局[62][63][64] - 中国都市圈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都市圈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期,34个都市圈贡献大部分GDP,但与发达国家有差距 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低、内部发展不均衡、协调机制欠缺、城市联系不紧密等问题[65][69][76] 城市更新与宜居性 - 疏解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其宜居性: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问题,疏解功能和内部更新是解决办法 城市更新受政策支持,由政府主导并与开发商合作[86] - 中国城市更新的探索与经验:东部沿海地区探索较早,深圳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模式,广州形成“1+1+N”政策体系,上海注重历史保护和多方参与[92][93][95] - 宜居性与效益的平衡,城市更新关注的重要议题:城市更新推进有障碍,需考虑提升宜居性等问题 城市更新有利于改善环境、提升社区宜居性,如上海写字楼改造、东京都市圈和首尔清溪川改造案例[98][99][103]
中国城市群战略及发展战略深度研究
戴德梁行·2025-02-09 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