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储专项债”重启的战略意义
中国银河·2025-02-12 18:28
土储专项债现状 - 珠海、中山等五地拟收储32宗土地,面积142公顷,总价147.5亿元,拿地时间集中在2020 - 2023年[2][5] - 广东收储土地91%归属当地国企,平均折价率88%,原用途以住宅为主[2][5] - 珠海、惠州等地拟收购土地总价占2024年成交总价比例为84%、54%等[2][5] 收储原因与影响 - 地方政府倾向土地收购,因其用途灵活,且部分地区住宅收购或成闲置资产[2][6] - 全国未开工住宅与商服土地面积约5.76亿方,价值约3.5万亿,按80%折价、50%收购量算,资金规模1.4万亿[18][19][21] - 闲置土地收购短期控制供给、促进房价企稳,长期带动1万亿新增投资[2][25] 战略意义 - 土储专项债、城中村改造、商品房收储协同,实现地方资源调控闭环,降低房地产风险[26][27] - 地方政府“扩表”,短期内增加负债和资产,长期可化解土地库存和债务[27][28] 风险提示 - 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经济数据超预期、测算偏差、政策落地执行不到位风险[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