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专题:关于提振消费问题的一些再思考
德邦证券·2025-02-13 22:23

消费趋势 - 中国或进入“品质消费”新时代,居民消费更重产品质量,对“噱头”关注度下降[3] -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占比超50%,猫眼预计最终票房超160亿,凸显优秀内容口碑效应和票房回报[7] 消费时代划分 - 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时代,1990 - 2005年城镇化率从26.4%提至43.0%,冰箱、彩电等户均保有量提升;2005 - 2010年汽车和空调消费爆发;2011年后信息消费兴起,消费电子户均保有量增速放缓[23] - 消费升级时代,人均收入提升,居民追求新消费热点、愿为高品质付高价、追求高品质生活,如iPhone发售引发购买潮,次高端白酒崛起[31][32] - 品质消费新时代,网络传播强化,产品质量信息透明,试错和无效消费减少,大众点评月活从2020年6月5176万人升至2024年6月11607万人[40] 供给与需求 - 宏观总量上供给创造需求难成立,但微观上好的供给可创造需求,如优质影片、手机、演出等能刺激消费[51] 提振消费 - 我国总需求不足表现为消费疲弱,提振消费需总量政策拉动需求,如稳住房市和股市、各类补贴;也要微观政策鼓励优质供给[3][5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货币财政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超预期走弱、国际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外部经济政治及流动性环境超预期变化等风险[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