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概览
头豹研究院·2025-02-17 2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均价变动呈上升趋势,C级车型价格变动幅度最大,20 - 30万车型占比增加 [2][30] - 车型格局上新能源类型挤占汽油车份额,自动挡产品渗透率持续增长 [2] - 预计2023 - 2028年间行业规模将以9.7%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8年达39,190.2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综述 - 行业定义: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兼具旅行车舒适性和空间以及一定越野能力,分城市型和越野型,不同类型有不同车身应用偏好 [22] - 发展历程:起源于美国,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后产品类型丰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崛起 [25] - 相关政策:2020 - 2023年多项政策指引行业向智能化、稳定化、高水平化、新能源化方向发展 [28] - 发展趋势:市场成交均价上升,C级车型价格变动幅度大,20万元以下车型占比下降,20 - 30万车型占比增加 [29][30] - 驱动因素:消费升级使中高端产品占比增长,新能源及自动驾驶渗透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均价上升 [32][33]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图谱:上游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SUV生产商,下游为经销商及后服务提供商 [38] - 产业链上游(电动尾门):电动尾门是重要配件,配置率达50%,渗透情况与车型价位及动力类型相关 [43] - 产业链中游(中国市场产销情况):2018 - 2020年产销量下降,2021年后回升,近五年占乘用车比例持续上升 [52][54][55] - 产业链中游(中国车型变动情况):2020 - 2023年,新能源产品份额扩张,自动挡车型占比接近九成 [59][62][63] - 产业链中游(SUV进出口情况):SUV是乘用车出口主力,出口量上升,进口量下降,源于国产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影响力扩大 [67][69][70] - 产业链中游(二手车交易情况):交易量呈波折上升趋势,交易产品年限集中在3 - 10年,山东、广东、四川交易量前三 [72][79] - 产业链下游(SUV汽车后服务市场):2022年投诉量突破60,000宗,自主品牌投诉量占主体,服务问题成主要投诉原因 [80][84][85]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市场表现 - 市场规模:过去五年呈波折上升趋势,2018 - 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5.8%,预计2023 - 2028年以9.7%的速度增长,2028年达39,190.2亿元 [92][94][95] - 竞争格局(热销车型变动):市场整体价格区间上移,新能源车型占据传统能源车型市场份额 [99][101] - 竞争格局(品牌结构变动):车型结构向中大型化发展,自主品牌为主,部分德系豪华品牌销量排名提升,市场集中度降低 [105][107][109] 中国运动型多功能用途车行业代表企业介绍 - 长城汽车: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集体所有制汽车制造企业,业务多元,产品涵盖多品类,SUV产销量近两年下滑,哈弗H6销量逐年下降,未来需发展新能源技术,坚持聚焦SUV战略 [115][120][124] - 广汽集团:作为中国产业链完整、布局优化的汽车集团,成立后丰富业务和产品矩阵,在集团体系和研发能力上有经验性优势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