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电行业专题报告:盈利能力强稳定性高,热电优势显著空间广阔
中国银河·2025-02-27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中供热应用前景广阔,节能优势突出,热电联产是重要生产方式,生活供热和生产供热均有增长态势 [1] - 蒸汽顺价机制模式成熟,热电联产盈利能力强稳定性高,现金流优异,分红和股息率具有吸引力 [5] -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包括估值和股息率优势标的、受益资产注入承诺标的、积极扩展产业链上下游标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集中供热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广阔 - 城市供热分生活用热和生产用热,按供热形式分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集中供热优势明显,以热水为主、蒸汽为辅 [9][11][12] - 随城镇化率提升,生活集中用热稳定增长,中国城镇化率提升空间大,生活用热需求仍有增长潜力 [18][22] - 生产用热应用场景广泛,蒸汽供应能力和供热总量波动向上,工业园区庞大基数为集中供热带来增长契机 [24][25] - 目前燃煤供热占比高,双碳政策导向下亟待优化 [30] 二、集中供热行业经营模式和定价机制 (一)热电联产生产模式为主,区域性强 - 热电联产是集中供热重要生产模式,中国是主要市场之一,装机规模及占火电装机比例持续增加 [33][35] - 热力生产与供应具区域局限性和排他性,集中供热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 [39][41] (二)经营模式“以热定电”,蒸汽占收入 80 - 90% - 热电联产采用“以热定电”经营模式,鼓励用背压式汽轮机组,成本以燃料为主,收入以供热为主,蒸汽占比 80 - 90% [45][46][54] - 十四五以来热电公司热电业务毛利率随煤价波动,但盈利稳定性优于火电公司 [50][53] (三)蒸汽联动对冲煤价波动风险,上网电价遵循政府定价 - 蒸汽价格采用燃料成本方式调整,煤热联动可对冲煤价波动风险,热电联产机组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上网电价遵循政府定价 [59][61][62] 三、热电行业上市公司梳理 (一)装机:规模有限,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 - 热电行业市场集中度低,上市公司装机规模有限,按售热量可分 3 个竞争梯队,在长三角、东三省分布较多 [64][67][70] (二)产品价格:蒸汽联动机制类似,电价市场化程度低 - 蒸汽联动机制类似,顺价能力强,盈利稳定性有保证,电价以政府定价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 [71][75] (三)盈利能力:受煤价影响,但稳定性优于传统火电 - 热电公司毛利率受煤价影响,但盈利稳定性优于火电公司,期间费用率受产品价格影响,各公司水平差异大,净利率波动趋势与毛利率类似 [79][82][88] (四)现金流:净利润现金含量、营业现金比率表现优异 - 热电行业年均净利润现金含量在 140 - 160%左右,年均营业现金比率在 110 - 120%左右,整体盈利质量和回款能力优异 [92][96] (五)分红:现金分红比例平均 50%,股息率平均 3% - 2023 年热电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平均 50%左右,2023 年股息率平均在 3%左右 [98][102] (六)估值:行业 PE 略高于 20 倍,PB 约为 2.6 倍 - 截至 2025 年 2 月 19 日,热电行业平均 PE(TTM)略高于 20 倍,平均 PB 约为 2.7 倍 [105][109] 四、投资建议 - 关注估值水平、股息率有明显优势的标的,如物产环能、联美控股等 [5][113] - 关注受益于资产注入承诺,装机成长空间大的标的,如京能热力等 [113] - 关注积极扩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增长点的标的,如协鑫能科、京能热力等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