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5-03-12 10:16

报告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2025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实施积极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防范化解风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为“十五五”开局打基础 [7][24] 2024年工作回顾 经济态势 - “稳”的态势巩固延续,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贡献率约30%,就业物价平稳,国际收支平衡,民生保障稳固,风险化解有效 [8] -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产业升级、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均有新进展 [9] 主要工作 - 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施财政货币政策,推进“两重”“两新”建设,稳定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12][14] -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清理废除规定做法,拓展外贸增长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5] -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稳定工业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建设数字中国 [17] -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17] - 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就业,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事业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18][19] -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治理污染物,实施生态工程,推进节能降碳,活跃碳排放交易 [19] - 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落实从严治党,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服务能力,防范风险 [20][21] 外交成果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领导人出席多双边活动,举办主场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 问题挑战 - 国际上,世界变局加速,经济动能不足,单边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 [23] - 国内方面,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需求不足,部分企业困难,民生有短板,政府效能待提升 [23]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4] 预期目标 - GDP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等 [25] 政策取向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11.86万亿元,优化支出结构 [27]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优化创新工具,稳定汇率,维护金融稳定 [28] -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以消费促经济和民生良性循环 [29] - 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协同,提升政策实效 [30]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扩大国内需求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促进居民增收,扩大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保护消费者权益 [33] - 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政府投资作用,选好项目,支持“两重”建设,鼓励民间投资 [34][35]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进融合集群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培育创新型企业 [36] -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重点产业链,实施改造升级工程,推进数字化转型 [37] -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应用,规范平台经济 [37]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教育强国计划,推进思政课改革,发展各类教育,建设教师队伍 [38][39]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攻关核心技术,优化科研布局,促进成果转化 [40][41] - 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各类人才,改革人才制度 [4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完成国企改革,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清理账款,规范执法 [42][43] -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制度规则,破除障碍,优化准入,完善信用体系 [43] -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试点零基预算,改革消费税,规范优惠政策,完善金融体系 [44][45] 扩大对外开放 -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办好展会,提升通关便利化 [46] - 鼓励外商投资,推进服务业开放,保障外资待遇,打造营商环境 [47] -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工程和项目,保障通道畅通,引导投资发展 [47] - 深化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扩大自贸区网络,推动协定签署,维护多边体制 [48] 防范化解风险 -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改造城中村,盘活存量,防范违约风险 [50] -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化债方案,置换隐性债务,转型融资平台 [51] - 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安全 [52] 推进乡村振兴 - 增强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稳定面积,提升单产,保护耕地,推广科技,补偿产销区 [53]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帮扶效能,扶持产业,加强协作,完善帮扶制度 [55] -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完善经营制度,发展集体经济,改革多项领域,建设和美乡村 [56] 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人口市民化,补齐县城短板,发展都市圈,建设智慧城市 [57] -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发挥叠加效应,培育增长极,推进区域建设,促进产业转移 [58][59] 绿色转型 -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进保卫战,治理新污染物,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美丽中国 [59] -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完善政策标准,实施示范工程,节约资源,激励绿色消费 [60][61] -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试点,构建制度体系,发展新能源,参与全球治理 [61] 保障和改善民生 - 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政策,支持重点领域,优化服务,保障权益,开展培训 [62][63] -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改,均衡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医保政策 [64][65] -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提高养老金,发展养老托育,延迟退休,救助困难群众 [65] -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价值观,发展文化事业,治理网络生态,办好体育赛事 [66][67] -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安全观,治理公共安全,打击犯罪,化解矛盾 [68][69] 其他工作 - 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分析特征,确定目标,谋划任务 [69] -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领悟“两个确立”,推进廉政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建设法治政府 [70][71] - 推进民族团结、宗教治理、侨务工作,支持国防军队建设,贯彻“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开展外交工作 [72][7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