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华为汽车分析报告:从技术供应商到生态使能者的转型之路
头豹研究院·2025-03-14 19: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为从车载通信起步转型为智能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坚持“不造车”战略与车企深度合作,与比亚迪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双方在智能化领域的较量将成未来市场焦点 [3] - 华为汽车业务通过零部件供应、HI智能驾驶和鸿蒙智行三种模式并行发展,HI模式潜力最大 [3] - 预计2030年华为汽车业务通过鸿蒙智行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大板块,分别实现635.1亿元和242.7亿元收入规模,以智驾和座舱技术为主要增长点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华为在汽车领域从车载通信起步(2013 - 2015),经车企合作研发(2016 - 2018),到推出整体解决方案(2019至今),完成从零部件供应商向智能汽车方案商的转型 [3] 华为智选车业务产能布局 - 华为智选车业务已布局170万辆年产能,问界M5、M7和M9分别在赛力斯重庆超级工厂(年产70万辆)、两江工厂(15万辆)和凤凰工厂(15万辆)生产;智界S7依托奇瑞超级二厂,规划年产50万辆并于2024年5月满负荷;享界S9将在北汽密云工厂投产,规划年产12万辆;尊界未来车型将在江淮肥西超级工厂的X6平台生产,该平台规划年产3.5万辆豪华新能源车型 [4] 华为汽车业务三大模式 - 华为通过三种合作模式服务不同车企,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服务一汽奔腾、广汽埃安等;HI智能驾驶方案服务长安阿维塔等以及即将合作的东风;鸿蒙智行模式下与四大车企合作 [7] - 华为智能汽车销售网络由品牌直属和战略合作两大体系构成,包括自营零售网点等直属渠道,以及车企合作伙伴和专业汽车经销集团运营的4S店与综合服务中心 [8] 赛力斯成功案例 - 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经历合作探索、品牌积累、市场低迷到产品爆发四个阶段,产品线从单一的SF5发展为问界M5/M7/M9等多款车型,月销量峰值突破4万台 [11] - 智选模式使赛力斯成功,通过线上展厅与线下门店结合,提供透明价格体系和便捷购车体验,采用统一定价、无议价空间的销售方式,降低渠道成本,提升品牌信任度,赢得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推动销量增长 [11] - 面对理想汽车竞争,华为系车型在2024年第二季度通过问界M5和M7等主力车型降价和智能配置升级策略,以更优性价比参与市场竞争 [12] 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营收测算 - 预计2030年华为通过智驾、座舱等五大技术模块实现年收入635.1亿元;华为HI模式将实现242.7亿元规模 [16] - 智驾系统采用3万元/车定价,渗透率从67%快速提升至100%,年化收入潜力达46.8亿元;鸿蒙座舱以0.8万元/车价格全系标配,可贡献12.48亿元收入;车控和车载光系统分别定价1.5万元和0.5万元,选装率逐步提升至11%,合计可实现4.68亿元收入;车云服务采用0.1万元基础定价策略,通过100%覆盖率,能带来1.56亿元稳定收入 [16] - 华为HI模式的三大核心技术模块(乾昆智驾、鸿蒙座舱、乾昆车云)从2022年的1.1亿元起步,到2025年有望突破139.4亿元,并在2030年达到242.7亿元规模,其中乾昆智驾模块预计从2022年的0.2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51.4亿元,鸿蒙座舱和乾昆车云将分别达到75.7亿元和15.6亿元规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