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年制药产业全球化的路径与机遇(下):全球临床需求广阔,医保控费压力与海外定价优势共同驱动中国制药企业加速出海
头豹研究院·2025-03-18 2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制药产业在全球商业化进程中潜力大、优势显著,医保控费与海外定价优势促使企业出海,全球临床需求提供发展空间 [5][9] - 创新药出海逻辑转向细胞治疗为主,抗癌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是重点布局领域,Biotech和Biopharma模式各有利弊 [7][17][18] - CXO企业迎来全球合作新机遇,助力创新药海外渗透,企业可借鉴海外经验应对医保控费压力,拓展海外市场 [24][27][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制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创新药全球商业化现状—出海类型分析 - 21世纪以来抗体药物发展成熟,中国生物制剂紧跟步伐,2020年后出海逻辑转向细胞治疗为主,2023年细胞治疗出海占比达8%,较2019年上涨2个百分点,单抗出海速度放缓 [17] - 药企将临床试验工作让渡至海外,出海项目中临床早期管线占比显著增加,2023年34%的出海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较2019年增长25.9%,临床Ⅱ期和Ⅲ期管线占比分别下滑80.0%和42.9% [17] 创新药全球商业化现状—覆盖领域分析 - 抗癌药物因癌症高致死率需求高,国产抗癌药凭借精准度和有效性提升全球影响力,2018 - 2023年出海占比均超三成 [18]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成为需求重心,国产品牌在2020 - 2022年爆发式出海,海外交易数量占比超10% [18] 创新药全球商业化现状—商业模式分析 - Biotech和Biopharma商业模式为国产制药产业创新转化提供路径,但各有利弊,Biotech转型面临利润压缩和市场渗透率低的挑战,Biopharma面临开发成本和财务风险 [23] - 医保谈判压价和新药市场渗透慢为研发驱动型企业带来压力,选择合适销售模式和推广策略是破局关键 [23] 中药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未提及相关内容 CXO产业全球商业化现状 - 中国各部门鼓励医药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体系,为CXO企业带来全球合作新机遇 [24][28] - 本土CXO企业从适配中国药企生产模式出发,覆盖海外市场,保障创新药海外渗透,推动海外合作拓展 [27] 中国制药产业出海内在逻辑及优势 海外医疗市场空间 - 全球居民生命周期延长,提示关注老龄化用药,欠发达地区传染病患病为抗菌药物发展提供空间,中国在老龄人口疾病防控和大规模用药方面成熟,品牌商业化有吸引力 [33] - 先进市场医疗资源可及性高、用药保守、增速缓,同质药品生存空间小;新兴市场人口密集、医疗体系不完善,国产品牌发展空间大 [37] 医保控费压力传导 - 医保控费是中国医疗体系长期政策,通过支付价格和支付方式调控优化收支结构,集采使西药和中成药降价,DRG/DIP改革挖掘诊疗费用压缩空间 [40] - 医保改革冲击企业利润空间,拓展海外市场是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和提升利润的选择,可借鉴武田制药出海经验 [40] 海外市场定价优势 - 发达国家药品价格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销售额有望大幅提升,海外高利润回报率吸引药企布局 [46] - 全球创新药销售集中在美欧等先进市场,中国创新药通过License - out模式出海,全球销售比例逐年提升,未来有望拓展国际市场 [46] 中国制药产业出海代表性案例解读 百济神州 - 基于癌症领域探索,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成拳头产品,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优势显著,供方市场雏形助力再次出海 [51] 以岭药业 - 凭借研发和质量管理体系,在海内外市场快速发展,生产基地通过国际GMP认证,确保产品质量和合规性 [56] - 在海外推进药品注册和上市,获12个美国ANDA产品批文,在全球50多国递交注册申请;在中国推进中药研发,利用政策转报ANDA产品巩固竞争优势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