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以西洋参为主要原料,中国是主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行业有先行优势且监管边界清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4] - 市场规模需求端增长迅速,供给端质量与结构全面优化,银发经济和备案制引入将催化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西洋参类保健食品以西洋参为主要原料,西洋参是药食同源名贵中药材,中国是第三大西洋参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 [5] - 按获批制度分注册类和备案类,注册类需严格评估审批,备案类流程简化 [6][7][8] 行业特征 - 先行优势显著,西洋参首批纳入备案原料目录,利于市场准入和品牌形象建立 [10] - 监管边界清晰,遵循安全性与功能性兼备的监管框架 [12] - 发展前景广阔,科学研究将扩大西洋参应用范围,增加产品种类和提升质量 [13]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6 - 2003 年),法规制度初步建立,首个产品获批,西洋参列入可用物品名单 [15] - 启动期(2004 - 2015 年),产品供给扩大,《食品安全法》强化安全监管 [16] - 高速发展期(2016 - 2025 年),开启注册、备案双通道,西洋参纳入相关目录,行业向标准化发展 [17][18]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包括原料供应商,价格波动影响中游,企业需应对成本和供应风险,加强与种植户合作 [22][23][24] 产业链中游 - 有众多研产销商,剂型多元化,胶囊占比领先,功能结合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力功能领先 [25][26][27] 产业链下游 - 线下传统药店重要,线上直营渠道地位提升,共同促进产品销售 [29][30]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 年市场规模从 419.87 亿增长至 483.68 亿,年复合增长率 3.60%,预计 2025 - 2029 年从 498.92 亿增长至 606.69 亿,年复合增长率 5.01% [31] - 历史变化需求端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供给端因结构和质量优化 [32][33] - 未来变化需求端受益于银发经济,供给端因备案制引入利好 [35][36] 政策梳理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人参 西洋参 灵芝》等多个规范类政策,明确原料保健功能、标志规范、新功能评价等内容 [39] 竞争格局 - 行业呈梯队结构,第一梯队有同仁堂等,第二梯队有汤臣倍健等,第三梯队有新光药业等 [41] - 历史上同仁堂等企业因营收、毛利率优势领先,中医药企业入局加剧竞争 [42][43] - 未来企业提升销售投入、加强品牌渠道建设很关键,备案制实施或改变竞争格局 [44][45]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华润双鹤、汤臣倍健等多家公司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数据 [47] 企业分析(以北京同仁堂为例) - 公司存续,总部在北京,经营范围广泛 [51] - 展示 2015 - 2023 年多项财务指标数据 [53] - 竞争优势在于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推动中医药事业和文化传承 [55]
西洋参类保健食品:快消化转型与跨境市场品牌竞争
头豹研究院·2025-04-03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