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圆统一证券-策略专题:指数增强投资之小市值投资策略-250409-去水印
金圆统一证券·2025-04-09 15:03

报告核心观点 - 股票投资存在规模效应,不同考察周期中大小市值股票表现有差异 [1] - 小市值效应本质是投资者看好小市值企业成长性,投资核心是判断公司成长性 [1][8] - 投资小市值公司需重点考虑估值水平,报告选用市盈率和市净率作为筛选指标 [1][8] - 低价股和小市值股结合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效果 [1][8] - 小市值公司有劣势,投资者应设定市值筛选门槛 [1][9] - 构建小市值投资策略有确定样本空间、选样方法、样本数量、个股权重配置和设定交易计划等步骤 [1] - 小市值投资策略绩效优异,随应用时间拉长盈利概率和水平大幅提升 [1] 规模效应 - 1971 - 1973年马歇尔·布鲁姆与欧文·弗兰德考察股票收益和价格与贝塔值关系时发现"规模效应" [4] - 1981年罗尔夫·班次于研究发现市值最小一组股票月收益率比其他股票高0.4%,且某些局部时间"规模效应"可能逆转 [4] - 1993年Fama和French构建三因子模型,发现小公司股票历史平均收益率高于CAPM模型预测收益率,小市值投资策略受关注 [4] - 不同声音认为小盘股超常业绩起伏不定、风险高、长期大公司股票收益率可能更高、小型股无规模溢价效应等 [5] 小市值投资策略的投资逻辑 - 小市值股票在某些阶段有超额回报,成因可能是风险补偿、流动性补偿或二者兼有 [6] - 小市值效应本质是投资者看好小市值企业成长性,投资核心是判断公司成长性 [8] - 投资小市值公司要考虑估值水平,报告选用市盈率和市净率作为筛选指标 [8] - 股票投资存在"低价股效应",低价股和小市值股结合有时效果好 [8] - 小市值公司有抗风险能力弱、股票流动性偏差等劣势,投资者应设定市值筛选门槛 [9] 小市值投资策略构建 样本空间 - 中证全指成分股中总市值>10亿元的股票 [10] 选样方法 - 样本股按总市值升序排列,保留符合小市值标准的股票 [11] - 样本股按收盘价升序排列,保留符合低价股标准的股票 [12] - 保留同时符合小市值和低价股标准的股票 [13] - 以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成长性筛选指标,剔除成长性不达标的股票 [13] - 以市盈率和市净率为估值水平筛选指标,剔除估值过高的股票 [13] 样本数量 - 样本数量≤30只时全部保留,>30只时总市值升序排名,保留前30只股票 [14][16] 权重 - 等权配置 [17] 交易设计 - 划定操作周期为5月1日 - 8月31日、9月1日 - 10月31日、11月1日 - 次年4月30日,每个周期"买入 - 持有",除止损外无交易 [18] - 设置止损保护,组合净值跌破0.90进行止损操作并保持现金至本操作周期结束 [18] - 在集合竞价阶段进行买入或卖出交易 [19] 策略标签 - 指数增强策略、市值因子主导的多因子策略、纯多头策略、始终在市策略、超低频策略 [20] 小市值投资策略评估 回测数据 - 展示了20050501 - 20240430期间指数涨跌幅、指数单位净值、策略收益率和策略单位净值等数据 [21][23][24] 净值曲线 - 20050501 - 20240430的19年间,中证全指涨幅386.73%,策略净值涨幅54677.78% [28] 超额收益 - 20050501 - 20240430的57个交易周期中,47个周期取得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82.46% [31] - 10个未取得增强效果的周期中,大部分负超额比例小,仅20070501 - 20070831和20070901 - 20071031负超额超10% [34] 全周期评估 - 策略年复合收益率39.7561%,α值30.8232%,β值4.453,最大回撤幅度26.04%,夏普比率1.1749等,绩效优异 [1][34] 分年度评估 - 20050501 - 20240430的19年间,18年录得正超额收益,增强成功率94.74%,仅20190501 - 20200430为负超额收益且仅 - 3.26% [36][40] - 19年间16年录得正收益,3个负收益年度收益率分别为 - 13.04%、 - 1.70%和 - 3.17%,策略体验感佳 [40] 滚动3年期评估和滚动5年期评估 - 滚动3年期所有17个周期均录得正超额收益,平均超额收益率134.04%,平均收益率217.87% [41][43][45] - 滚动5年期所有15个周期均录得正超额收益,平均超额收益率222.22%,平均收益率246.61% [45][47][50] - 随着策略应用时间拉长,盈利概率和水平大幅提升,策略体验感更佳 [4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