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部压力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增后劲会带动政府债务率逐步收敛

重点领域风险遏制 -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增债券展期主体数量由2023年的12家降至3家,风险暴露趋势缓和[2] - 计划至2028年将地方隐性债务清零,新化债政策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3] - 截至2023年末,金融机构评级安全边界内机构资产规模占比98.22%,高风险“红区”机构资产规模占比不足1%[6] 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 2024年我国实现5.0%的经济增长目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8.9%,带动工业对经济增量贡献超28%[7] - 我国在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逐步建立领先优势[7] -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因短期波动或挑战改变[8] 债务率与主权信用 - 2025年我国赤字率提升到4%,短期会推升政府债务率,但长期会带动债务率收敛[8][11] - 我国主权信用质量长期稳定[1][11] 信用评级理念 - 西方“顺周期”评级视角不适配我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1][12] - 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应创新方法,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包容公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