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评价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1] - 评价基准日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100%[4] 缺陷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差错≥最近一期经审计利润总额5%[7] - 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3%≤差错<5%[7] - 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差错<3%[7]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损失额≥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9]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0.5%≤损失额<1%[9] - 非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损失额<0.5%[9] 内控措施 - 建立《员工行为规范》落实诚信道德观念[10] - 治理层监督会计政策、审计及内控有效性[11] - 管理层重视内控,处理弱点及违规报告[11] - 建立预算控制制度保证业务授权及报表编制合规[12] - 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和战略委员会应对变化[13] - 建立信息系统和沟通渠道机制[13] - 主要经营活动有控制政策和程序[14] - 定期评价内控,重视报告建议并纠正偏差[15] - 货币资金收支保管有授权批准程序,无重大安全问题[16] - 筹资业务合理确定规模结构,资金使用未严重背离计划[16] - 销售政策可行,收款责任落实,回收率为考核指标[18] 内部审计 - 设内部审计部门,需完善运行程序并加大审计力度[10][21] 未来展望 - 拟优化内控结构,完善制度应对未来变化[23] - 拟完善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对比实际业绩[23] - 拟加强内部审计力量,强化内控监督检查[23] - 拟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员工胜任能力[23] 其他说明 - 报告期内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缺陷[22] - 报告期内无其他内控相关重大事项说明[24]
楚天龙(003040)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