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选:航空业迎接暑运旺季高峰,油汇压力有望缓解,分析师看好这几家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航司;铁路市场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这家产业链公司积极开拓特种箱业务,保有量和发送量持续增长
财联社· 2024-08-06 07:07
①航空业迎接暑运旺季高峰,油汇压力有望缓解,分析师看好这几家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航司; ②铁路 市场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这家产业链公司积极开拓特种箱业务,保有量和发送量持续增长。 【研选·大事件——读懂大市】 1、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创2023年12月29日以来新高。 2、北向资金净买入2.88亿元。 3、美联储戴利:对在即将召开的9月会议上降息持开放态度。 4、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收盘下跌4.2%,创2022年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5、日经225指数收盘重挫12.4%,创下史上最大下跌点数,超越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的纪录;日本 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称,不就股市每日波动置评,正严密监视海内外金融情势。 【研选·行业】 航空|航空业迎接暑运旺季高峰,油汇压力有望缓解,分析师看好这几家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航司 7月航空业呈现量升价跌表现,今年暑运旺季高峰后移,中泰证券杜冲预计出行高峰将在8月上中旬, 市场供需表现仍有望超预期。 此外,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航空煤油出厂价9月有望下降,2024年Q3平均航 空煤油出厂价有望低于2024年Q2),航司的油汇压力有望缓解。 长期看,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持续 ...
公告全知道:商业航天+飞行汽车+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公司航空航天业务研发某商业航天火箭整流罩项目已完成材料开发验证
财联社· 2024-08-05 22:20
航空航天业务 - 公司参股公司从事航天动力系统等航天型号产品[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仁道和在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研发了某商业航天火箭整流罩项目[4] - 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瑞合科技有与C919机身和机翼结构件相关的机加工业务[6]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公司已与25家汽车主机厂商及供应链客户建立碳陶制动盘项目合作关系,获得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重点车型碳陶盘量产项目定点[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启智和有"飞行汽车用高性能碳陶制动盘设计和开发"项目在研[6] 高温超导业务 - 公司拟以35,680万元收购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8%股权,拟以13,380万元收购联创超导3%股权,成为联创超导的控股股东[10] - 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应用于金属感应加热、磁控硅单晶生长炉、可控核聚变等领域[10,11] - 本次交易溢价率达2193.78%[10] 其他业务 - 公司与西安通用航空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光伏新能源、通用机场、通用飞机制造领域开展合作[2] - 公司生产的新型激光装备已取得行业专家的验收评审通过及公安部的检验指标合格认可[13]
风口研报·洞察:国家能源局大幅上修非水消纳责任权重,有望提升2024-2025年风电光伏需求,分析师指出后续板块基本面改善、宏观政策释放、美联储降息等利好因素均可能催化板块修复;A股跟跌还是独立行情
财联社· 2024-08-05 22:11
宏观策略观点 -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但更多偏向预防式降息而非衰退式降息,全球权益市场共振出现深度回调的概率不大[2] - A股独立行情需要建立在中美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错位上,而非简单理解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北向资金流入[3] - 人民币被动升值的环境下,新兴市场权益资产不如美债、黄金等避险资产[5] - 外围大跌下A股上演独立行情更依赖国内经济修复和政策发力,降息逻辑更适用于中证2000指数,医药创新药具备优势[7] 行业跟踪 - 国家能源局大幅上修2024年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提升2024-2025年风电光伏需求[10][11][12] - 多晶硅价格上涨,行业排产有望改善,光伏板块后续有望受益于基本面改善、政策利好和美联储降息[13] 个股跟踪 - 东芯股份SLC NAND国产先锋,拐点已至[15] - 分众传媒受益于宏观复苏和AI+海外业务[15] - 诺思格聚焦临床CRO领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15] 机构关注度 - 近一周个股关注度前五为:百润股份、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水井坊、华能国际[15] - 近一周行业关注度前五为:医药生物、电子设备、信息技术、电气设备、金融[15]
财联社早知道:中铁旗下首套无人驾驶电机车正式下线,这家公司参与了车路协同测试场及智能汽车5G-V2X车路协同安全测试认证基地项目;2024年全球半导体封测代工产业营收将重返成长轨道,年增幅达8%
财联社· 2024-08-05 21:24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封测代工(OSAT)产业营收将重返成长轨道,年增幅达8%,2023年全年营收衰退15%,回落至350亿美元[6][7] - 市场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82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加2家至111家,芯片、华为、汽车概念分别有34、30、26只个股,分别增加1、增加1、减少1只[12][14]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减少23家至7家,汽车、无人驾驶、商业航天概念分别有3、3、3家个股创一年新高[19] 公司进展 - 中铁长安重工自主研制的首套无人驾驶电机车8月3日正式下线,具备自动定位等功能,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3] - 华体科技参与车路协同测试场及认证基地项目,2020年提供智慧灯杆产品;富临运业子公司兆益科技专注车载卫星定位应用[5] - 士兰微旗下成都集佳从事半导体封装与测试;台基股份为IDM经营模式,具备完整产业链及研发中心[9] - 锡装股份拟推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产品在光热发电等领域有应用[20] 个股交易 - 航天科技主营航天应用等业务,今日华鑫证券上海宛平南路等多家券商营业部买入其股票[21]
风口研报·行业:全市场为数不多具有强吸引力的底部资产,这一细分领域不仅估值低且社零数据验证业绩进入环比加速期,当前配置性价比高;另有公司聚焦创新药领域花费最高、价值量最大的一环
财联社· 2024-08-05 20:29
医药板块 - 医药板块为全市场为数不多具有强吸引力的底部资产,估值低且社零数据验证业绩进入环比加速期,当前配置性价比高[1][3] - 药店门诊统筹政策不断推进,2024年2月已覆盖26个省份的220个城市,涉及14.14万家医保定点药店,占比约30%[3] - 上市连锁药房2024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中枢约11.4%,远高于行业平均下滑8.2%[3] - 中长期处方外流将推动药店市场空间扩大,当前药店估值整体仍处低位[5][6] 创新药与CRO - 创新药支持政策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码,公司聚焦临床CRO领域,近年来新增合同金额高增长[8] - 中国临床CRO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增长到1863.9亿元,2023年前5大企业占据22.82%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尚未完全固化[10] - 诺思格2024-26年归母净利预计为1.7/2.1/2.6亿元,同比增长4.5%/23.6%/23.7%,对应PE为24.31/19.67/15.91倍[8][9] - 诺思格2023年新增合同金额9.76亿元,同比增长20.05%[12]
机构调研:半导体封测设备领域复苏,这家公司上半年新品实现量产
财联社· 2024-08-05 19:54
行业及公司概况 - 半导体封测设备领域呈现弱复苏状态[5] - 公司深耕集成电路测试分选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4] - 公司客户群体涵盖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测试代工厂、IDM企业、芯片设计公司等[4]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3.73%[5] 产品情况 - 公司现有产品新增PD测试、串测、Near short测试等测试分选功能[6] - 2024年上半年EXCEED-9800系列三温测试分选机实现量产[6] 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设有境外经营主体或办公室[7] - 2023年6月公司启动"马来西亚生产运营中心"项目[7] 行业展望 - 后端设备领域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复苏[8] - 受益于高性能计算用半导体器件复杂性增加,以及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终端市场需求预期复苏[8]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3][9] - 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3][9]
风口研报·公司:与内需消费经济周期强相关的β标的,还有AI+海外α增量看点,分析师看好这家龙头商业壁垒深厚+复苏趋势;另有一家金融信息服务商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翻倍增长、经纪业务逆市增长120%
财联社· 2024-08-05 17:15
分众传媒观点总结 - 与内需消费经济周期强相关,有AI+海外增量看点,分析师看好其深厚商业壁垒和复苏趋势[4] -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稳健复苏,预计短期AI贡献5-10%的结构性增量,长期有望持续提升[15] - 分众境外媒体点位数仍有提升空间,有望打开境外点位增长空间[9][10] - 分众24-26年预计营收127-139亿元,归母净利润52-59亿元,商业模式稳定、行业地位稳固[12] 指南针观点总结 - 政策在金融信息端和市场端同时发力,助推行业进入健康有序、稳步增长的新时期[18] - 公司专注流量精准运营,毛利率行业领先,金融信息服务收入位居行业第二[19][20] - 收购麦高证券后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极,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30%[30][31]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69%/45%[21][22]
风口研报·行业:这个消费核心品种供给出清后价格跳涨创新高,后续旺季或还有超预期表现,分析师看好估值与成本性价比凸显的龙头及高成长标的
财联社· 2024-08-05 14:13
生猪价格分析 - 截至8月3日,全国生猪均价19.87元/kg,较上周末上涨3.22%[2] - 生猪价格连续5周上涨,接近20元/公斤[2] -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供应偏紧、季节性需求回升、标肥价差逆季节性上升以及混装油和炭疽病事件[6] - 本轮猪价上行周期较为"健康",情绪扰动影响较小[7] 投资建议 - 当前板块估值仍位于相对低位,是布局猪周期的较优时点[8] - 建议关注估值与成本性价比凸显的龙头及低成本高成长标的,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唐人神等[8] - 标肥价差走势可以反映当前价格上涨更多来自于生猪供应短缺[13][14] - 本轮周期的上行较为"健康",猪价或将继续突破市场预期[7][14] 风险提示 - 养殖行业疫病风险[3] - 农产品市场行情波动风险[3]
机构调研:生猪销售均价逐月上涨,这家行业龙头中报业绩扭亏为盈
财联社· 2024-08-05 12:51
业绩表现 - 牧原股份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1] - 实现归母净利润8.29亿元,其中二季度单季盈利32.08亿元,半年度经营业绩实现同比扭亏为盈[1] 生猪销售与成本 - 生猪销售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公司生猪销售均价自2月起逐月上涨[1] - 2024年6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左右,相比于2023年全年平均的15.0元/kg下降了1元/kg[1] 产能与出栏预测 -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生猪养殖产能为8048万头/年[1] - 预计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区间为6600-7200万头[1] 行业分析 - 生猪行情在盈利高度和持续性两个维度驱动板块走势[1] - 假设行业盈利周期延续至11月底,2024年行业全面盈利周期将达到约250天,远超2022年盈利周期167天[1] -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具备明显生猪养殖规模优势和管理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在生猪盈利周期充分受益[1]
风口研报·公司:精神线+神经线药物上半年摆脱集采影响,这家公司多款产品进入放量周期+高壁垒创新药/仿制药陆续上市,当前在研项目超70个未来有望形成重要催化
财联社· 2024-08-05 11:38
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27.63亿元,同比增长15.13%[2] - 归母净利润6.29亿元,同比增长15.46%[2] - 扣非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增长16.27%[2] - 麻醉类和精神类药物贡献主要营收增量[2] 产品放量预期 - 精神线、神经线产品在2024年上半年摆脱集采影响[3] - 管制麻醉药物2024年有望在院端准入加速的背景下实现50%+增长,进入放量周期[3,15,16] - 羟瑞舒阿和TRV130等管制类药物预计下半年将持续爬坡[4] 创新管线布局 - 公司在研项目70余个,其中20余个为创新药项目[9] - 2024下半年将积极推进10个创新药的临床试验,并预计递交3个临床申请项目[4,18,19,20,21] 仿制药布局 - 公司开展仿制药项目44个,获得生产批件3个[22] - 仿制药报产在审项目9个,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4个[22] - 公司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9个,其中1个项目通过一致性评价[23] 财务预测 -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1.94/13.81/16.27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5.15%/15.69%/17.81%[10,11] - 对应PE分别为21/18/15倍[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