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

搜索文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严正声明!
央视网· 2025-06-14 1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严正声明 核心观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冒用其标识,公开售卖、有偿修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损害科学基金声誉并败坏科研生态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严正声明,强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其名称、标识及英文缩写用于商业目的,并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 - 买卖、有偿修改项目申请书属于违法行为,已向有关部门报案 [1] - 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属于依申请公开事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公开或用于商业目的 [1] 违法行为及后果 - 代写机构曾对购买申请书人员以举报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要挟实施敲诈勒索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醒科研人员坚守诚信底线,不参与申请书买卖行为,遇敲诈勒索应依法报警 [2] - 正告从事买卖、有偿修改项目申请书的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非法活动,查实后将严肃处理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
莫让离谱论文玷污学术风气(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学术不端现象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士论文出现"性别乌龙",子宫肌瘤出现在男患者的离谱错误 [1] - 奇葩论文破坏公平竞争、腐蚀学术根基、浪费公共资源、阻碍科技创新 [1] - 学术造假出现"新招":科研不够用PS凑、抄袭国外同仁不易被发现 [1] - "论文工厂"炮制论文,代写代发形成黑色产业链,制造大量雷同成果 [1] - 挂名乱象频出:"夫妻店型""亲子型""抱大腿型"等案例,署名不依据实质性贡献 [1] - 期刊评审把关不严,"三审三校一读"不到位,高价卖版面给离谱论文可乘之机 [1] 学术不端根源 - 评价体系单一,论文与职称评定、课题项目、申报奖项深度绑定 [2] - 期刊版面资源有限,"僧多粥少"问题突出 [2] - 追求"短平快"浮躁风气滋生,权威期刊只向"大牛"约稿导致青年学者"发表无门" [2] - 学者追概念、蹭热点,偏好易发表选题,不再探索真学问 [2] - 评审过程不透明,资源互换的"圈子文化"为暗箱操作提供方便 [2] 治理建议 - 建立公平公正、鼓励创新的科研生态,"破五唯"要有立 [2] - 对护士等实操性工作实行分类评价,将"指挥棒"向实操技能倾斜 [2] - 完善监督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2] - 杜绝学术期刊"看人下菜""看钱用稿"现象 [2] - 明晰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分类分级处理,做好法律衔接 [2] 科研诚信重要性 - 科研诚信是学术的生命线,不靠真才实学得来的东西是污点和枷锁 [3] - 崇尚创新、气正风清的学术圈需要每一个爱惜羽毛的人 [3] - 公平评价和良好学术氛围能为培厚创新土壤打下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