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官方带娃”为年轻家长缓解后顾之忧
中国青年报· 2025-09-09 06:26
7月中旬,龚杰来到贵州省安龙县坡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任第一周,他走访全村20多户人家后发 现,当地村民住得很分散,暑假期间,孩子们缺少玩伴,基本都在家捧着手机。 这名来自贵州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驻村干部想:能否想个办法把孩子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 团龙里县委副书记段思帆告诉记者,他们对接了一家本地的教育机构,定期带孩子们免费上篮球、书法 等体验课。暑假期间,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广受欢迎,团龙里县委对接电影院,免费请奋进社区 的几十名孩子看电影。 龙里县还有两支研究生支教团,分别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今年8月,这两支研支团的老 师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为期一周的"七彩假期"。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带着孩子们学习无土栽培,种植豌豆尖。支教团成员段思帆注意到,孩子们 参加活动时特别积极,种下豌豆尖后,隔段时间就要去看看自己的小苗。"孩子们平时很难有放下手 机、静下心的机会。看到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挺欣慰的。" 去年暑期,团毕节市委发布了"官方免费带娃"的信息。毕节市青年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部主任陈英淑注 意到,短短3天就有5万余人次关注了这一信息。意识到社会上存在托管需求后,今年寒、暑假,毕节市 青年志 ...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厂”
中国青年报· 2025-09-09 04:29
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表演舞台走进工厂车间。 一方面,零部件国产替代正在加速。2024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70%,技术 装备自主可控为行业降本提供了有效支撑。另一方面,规模化量产将进一步摊薄研发等固定成本,推动 人形机器人价格继续下降。如今,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国内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量产。未 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其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人形机器人也将更 快地走向规模化商用。 政策的助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政策频出。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 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从突破关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等多个方面作出部署。 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人形机器人排在"创新标志 性产品"专栏的第一位…… 今年以来,相关政策更是持续加力。3月,"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目前,杭州、北 京等多地将人形机器人纳入重点发展领域,并出台支持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从技术研发、 ...
一座西南工业重镇的“智变”转型
中国青年报· 2025-09-09 04:19
一座西南工业重镇正在进行"智变"转型。 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西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 仪式,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汽通用五菱是我国首个累计产销量达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正积极开展"电智化、数字化、全球化"变革。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 智"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全新车型,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 高质量发展。 这是柳州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全力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的最 新成果。当前,柳州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 契机,推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 沿技术,不断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上汽通用五菱围绕辅助驾驶、智能交互、智能管理和智能运维等新能源汽车 智能化关键技术,展开了长达15年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成果。该实验室在新能源核心 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智能驾驶突破常规依赖地图的限制,实现了全国首个可覆盖全国的无图高速智 ...
让雪域高原的孩子们喝上放心水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19:0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9月6日,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西藏类乌齐县类乌 齐镇第一小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刚在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80周年大会的全国道德模范、驻津央企中交天航局原党委书记李纯民。他带着中交集团所属碧水源公 司捐赠的两台直饮水机,出现在校园里。 捐赠仪式上,李纯民向藏族孩子们描述着阅兵式上的震撼场景:"整齐的方阵、昂扬的士气,那是祖国 强大的样子。你们要好好读书、强健身体,将来也要成为建设祖国的力量!" 两台由碧水源捐赠的直饮水机在校园里正式"安家"。据了解,类乌齐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饮用水源主 要依赖雪山融水和山地泉水,存在水质偏硬、矿物质含量偏高等问题,在校儿童长期有直接饮用生水的 习惯,对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尤其每年11月后,孩子们常常没有水喝。这款设备专为高原设计,既 能净化当地偏硬的雪山融水,去除杂质与有害物质,又能即时提供适宜温度的温水。 时至今日,李纯民的援藏助学之路已经走过40多年。1979年,他响应国家号召从天津远赴西藏类乌齐县 支援建设,这成为他此后数十年持续奉献的起点。2001年,青藏铁路开工时,他捐出111 ...
把“人民至上”揣进湿透的衣襟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8:24
在各地救援者行列中,有些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95后、00后。面对倾泻的泥水、乱石、湍流,他们没 有慌张、从未退缩。 在北京市密云区,95后医生于鸿庆在执行紧急医疗救援任务途中,遭遇短时强降雨,千钧一发之际,他 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同车人员一一撤离,不幸被卷入洪水,因公殉职;在贵州榕江县城,当洪水渐退, 人们纷纷投入搬运救灾物资、清理街头淤泥等工作中,有年轻人不辞辛劳地在污浊的洪水中奔忙,"因 为看到村超球场都泡在水里,我得为家乡出份力"。他们用临危不乱的定力和毅然顶上的勇气,展现着 属于青春一代的担当。 风雨无情人有情。据统计,截至8月25日17时,辽宁省共转移17980人;在7月底那场跨度7天、持续147 小时的"超长版"降雨中,北京市共转移群众10.4万人,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截至7月29日18时,河 北省累计紧急转移安置4.4万人。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生命被守护的证明,是凡人英雄们在 风雨里筑起的温暖屏障。 从顶住湍流,紧急转移身处险地的老人、儿童,到冒着疾风骤雨连夜加固堤坝、打通生命救援线;从危 急时刻冲回洪水中,对被困车中的人员展开生死营救,到泅渡、抢修、测损,让通讯信号第一时间回到 灾 ...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8:17
编者按 从"鲁迅的毛衣"借反差感出圈、本土二次元撬动庞大市场,到"票根经济"串联城市消费场景、脱口秀 以"嘴替"属性释放情绪压力,我们看见的不仅是文化消费形态的变迁,更是青年对文化自信的践行、对 美好生活的创造。关注这些新文化消费,不仅能捕捉青年群体真实的精神需求与价值取向,也能搭建文 化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桥梁,让青年的消费热情转化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动力。 近年来,一个变化在各大漫展悄然发生:曾经几乎被清一色的日漫、美漫角色占据的漫展里,涌现出越 来越多中国本土原创动漫和游戏作品的身影。将时间倒回至10年前,情况则截然不同。在当时的二次元 文化消费市场,国产作品更多处于边缘位置,虽然偶有热门作品出现,但整体上仍不被爱好者视为主流 选择。 这一转变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积累与酝酿。近年来,随着国内动漫游戏制作技术的提 升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一批制作精良的国创作品开始涌现。这些作品不仅在视觉表现上逐渐比肩国际水 准,更重要的是,它们开始找到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叙事语言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比如, 《雾山五行》中融入水墨画风与武侠元素,《原神》中以开放世界形式呈现东方哲学思考。这些创作尝 转自:中国青年报 ...
AI时代,教师如何讲好一堂课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52
"不过,目前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在8月16-19日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上,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主任贾斐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 说:"一是当前对教师的总体评价依然以科研为重。再有,一些新教师在走上教师岗位前没有接受过基 本的教学能力培训,影响了教学效果。" 全国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对教师而言,成长始终是职业生涯中最长久的追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 地和摇篮,高校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有个争论:高校教师到底应该以科研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近年来,由 于论文、课题、项目经费等"硬指标"在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分配中有着更高的权重,课堂教 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的"软指标",再加上"科研量化易、教学量化难"的现实,不少学校和教师都把主要 精力投向可快速量化产出的一方。结果,一些学生抱怨"水课"越来越多,部分教师也感慨"科研挤占了 教学时间"。 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 记者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踊跃参加到这个以教 学创新为主题的比赛中来。5年来,来自全国32个赛区的 ...
这群大学生用AI架起“银龄数字桥”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52
而就在半年前,燃气灶打不着,只会让张秀丽"干着急"。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从过去"有事找村委会"的乡村生活,到如今"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 马车'"的治理模式,生活场景的转变一度让张秀丽有些无所适从,遇到问题只能去社区办公室咨询。 "我屋里的水龙头又在滴水了,能不能帮我报个修?"不久前的一天,在武汉市洪山区左岭街道五岭社区 活动室里,71岁的张秀丽对着手机用武汉话说。 几分钟后,手机传来回复:"收到。维修师傅预计下午3点钟到您家。"张秀丽的眉头舒展开来。 而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计科先锋"实践团开发的"智扶银龄"智慧社区系统,成了张 秀丽的"贴心帮手":只需对着手机说出问题,系统就会自动识别并转发给对应部门;即便遇到无法识别 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在后台联系相关部门解决。 这份便利的背后,是一群大学生持续两年的探索。 2023年4月,"计科先锋"师生团队第一次走进五岭社区。眼前,不少老人坐着马扎在楼下晒太阳,他们 大多是回迁村民,从熟悉的平房到陌生的高楼,从热闹的村口到冷清的楼道,老人们的生活轨迹"来了 个大拐弯"。 2024年春天,第一版系统在社区测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方言识别 ...
云南:“村奖学金”激活乡村向善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45
村集体经济奖学金发放规模 - 云南勐腊县勐腊镇21个村社区和155个村居小组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将奖励优秀学子列为首要约定 [1] - 昭通市鲁甸县小寨镇73名优秀学子获得奖励 其中3名考取硕士研究生 [1] - 大理云龙县团结乡丰收村15年累计奖励80余名优秀学子 奖励标准从100元升至3000元 [1] 资金分配与政策支持机制 - 大理市大建旁村将村集体经济收益的5%专项用于关爱弱势群体教育需求 8%用于教育奖励 [2] - 文山州马关县制定村集体经济奖学金制度 对困难家庭设助学金倾斜政策 并将中职生纳入奖励范围 [2] - 大建旁村自2020年累计资助35名学子 马关县2023年为952名学生发放奖励 [2] 教育激励与社会效应 - 通过表彰大会 荣誉证书和奖励资金形式传递关怀 赵家海村设立政策咨询台指导申请国家助学金 [1][2] - 奖学金机制建立学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为人才回流埋下伏笔 体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3] - 村集体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经济 未来将强化产业培植以加大教育奖励力度 [1][3]
当高校“花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25-09-08 06:38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情况 - 全国3123份有效问卷显示 8870%受访大学生了解所在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座或服务 [3] - 超过七成受访者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满意 其中3381%非常满意 3881%比较满意 [3] - 2220%受访者认为相关课程或活动一般 538%表示不太满意 [3] 职业生涯教育形式与内容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参与度最高 达7605% [4] - 其他主要形式包括校友导师经验分享(3157%) 招聘会与企业宣讲会(2936%) 简历面试技巧培训(2571%) 职业生涯规划比赛(2703%) 一对一职业咨询(2331%) [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全流程 大一大三分别开设必修课 低年级开展"行业企业进社区" 高年级组织企业科研院所研学 [4] - 珠海科技学院建立"职业生涯全周期"体系 大一通过必修课与活动建立专业职业关联 大二大三侧重能力训练 毕业生进行目标导向行为训练与AI模拟面试 [5] 学生收获与成效 - 6029%受访者通过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个人发展方向 [6] - 5344%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4419%获得实用求职技能 4153%提升职业决策与目标设定能力 [6] - 3192%了解求职渠道信息 3151%获得岗位技能培训 2696%了解专业适配岗位 2482%获得行业前沿动态与人脉资源 1873%获得职场人际关系指导 [6] - 6343%受访者认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最有用 3929%认为简历面试技巧培训最有效 [6] 创新实践与特色项目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丁香书院开展"青春访谈 共话职途"系列圆桌生涯人物访谈 设置算法工程师、产品运营等专场 由学生主导策划 [2] - 该校建立50多个校企俱乐部 企业人员与师生共同运营 学生可与企业导师一对一交流技术难题 [4] - 集成电路学部组织"集成电路强国行"活动 学生深入20家科研院所和63家行业重点企业 参与流片项目实操 并编制《追芯》职业生涯规划读本 [9] - 学部联合行业领军企业推出31个产业人才就业岗位技能图谱 明确岗位需求与能力对应关系 [9] 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转型 - 珠海科技学院开发智慧生涯教育平台 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学生"生涯数字画像" [10] - 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基于数字画像和算法分析 为学生智能推送匹配的课程资源、实习岗位及职业发展路径建议 [10] - 与行业龙头企业及珠海重点产业集群合作开发微专业、认证课程和实战项目 提供"准职业人"系统训练 [11] 学生需求与未来发展方向 - 学生最期待校企结合授课(4941%) 校友导师计划(4845%) 工作坊与模拟实践(4637%) 企业参访等沉浸式体验(4140%) [8] - 期待通过线上智慧平台获得AI智能岗位推荐(3228%) 以及贯穿大学四年的体系化课程(2398%) [8] - 部分学生建议针对不同专业组织小规模研讨会 邀请企业HR和行业前辈提供针对性指导 [9] - 希望增加企业参观和短期实习体验项目 更早直观感受职场氛围和实际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