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态

搜索文档
拯救睡眠就是拯救创新与科研生态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10:32
■李侠 胡一 人在什么状况下创造力最好?每个人都有状态最好的时刻,回到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层面,具有共性 的时刻是睡了一个好觉,感觉精力充沛,大脑动力强劲,思如泉涌。此刻应该就是一个人创造力最佳的 时刻。 有科学研究显示,大脑在睡眠状态下会修剪白天清醒时形成的神经突触,重新连接神经回路,使大脑不 至于过度拥挤。在此过程中,睡眠减少作为一个负面因素出现,将制约创新过程中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循 环,从而最终影响想法完成。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这个想法有根据吗?恰好近日学术期刊《研究政策》2025年第三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员工睡眠与企业创 新》验证了笔者的猜想——睡眠有助于创新。 该文的两位作者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文章以扎实的证据表明,员工、工程师和科学家睡眠不足与 企业专利产出下降有关,尤其对于新颖性、突破性专利而言,产出下降更为明显。员工睡眠减少还与高 研发导向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有关。研究表明,劳动力平均睡眠时间下降约半小时,会显著影响 公司的专利产出。后续测试表明,这种影响对创造性、不稳定的专利更为明显。此外,睡眠不足对生产 力的负面影响在专注于研究和创新的公司中最为显著。这与睡眠不足对复杂和具有创造性任务 ...
莫让离谱论文玷污学术风气(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还学术以净土,护学人之家园,关键要建立公平公正、鼓励创新的科研生态。"破五唯"受到欢迎,但有 破更要有立。例如,论文固然是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但对于护士等偏实操性的工作而言,不妨按照分 类评价、同类比较的思路,将"指挥棒"向实操技能倾斜。此外,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关键要长出"牙 齿"。例如,实行动态监管,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杜绝学术期刊"看人下菜""看钱用稿";进一步明晰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分类分级处理,做好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衔接,更好发挥惩戒和警示作用。 最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一名护士发表于《中国医药指南》上的论文惊现"性别乌龙"。子宫肌瘤出现于 男患者,如此错误实在离谱。这不禁令人追问:相关论文何以刊发? 奇葩论文不仅徒增笑柄,更会破坏公平竞争、腐蚀学术根基、浪费公共资源,甚至阻碍科技进步与创 新。近年来,有关部门对科技造假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歪风邪气得到明显遏制,但一些乱象仍未绝迹 且日益隐蔽。 例如,学术造假出现"新招",有的科研不够,"PS"来凑;有的抄袭国外同仁,自以为不容易被发 现。"论文工厂"简单炮制,论文代写代发形成黑色产业链,将科研变成流水线操作,制造出大量"雷 同"成果。挂名乱象不断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