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重疾险

搜索文档
短期重疾险集中上线,保费仅百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2:00
图:图虫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 多家保司集中上线短期重疾险新产品, 例如众安保险联 合蚂蚁保推出"健康福·百万重疾(保1年)",元保联合泰康在线推出"元保·百万重疾险",阳光 财险联合蚂蚁保平台推出"健康福·百万重疾(保1年)"等。与传统重疾险保障期限在数十年至 终身的设计不同,此类创新重疾险保障期限通常仅为1年,且保费控制在百元价位。 记者丨 孙诗卉 编辑丨曾芳 "百元撬动百万保额" ,这样的宣传语正在互联网保险平台频繁出现。一边是传统重疾险销量 持续下滑,一边则是创新重疾险产品的强势来袭。 近年来,消费者对灵活、可负担、高性价比的健康保障需求增强,尤其是年轻人群和首次 购买保险的客户。在此背景下,以低门槛、高杠杆为特征的产品成为创新方向,灵活、门 槛低、保障清晰的健康保障方案,可使更多人能够在有限预算下获得有效风险保护。 不过,短期产品受到追捧的同时,多位专家也提示,居民需关注长期险与短期险、医疗险与重 疾险互为补充,以形成全面保障。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朱俊生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短期重疾险之所以出现, 一方面是为了顺应监管对健康险业务风险管理、偿付能力和精算合规的要求;另一 ...
百元就能买重疾险!多家险企上线一年期创新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7:40
行业趋势 - 互联网保险平台推出短期重疾险产品 包括众安保险联合蚂蚁保的"健康福·百万重疾(保1年)"、元保联合泰康在线的"元保·百万重疾险"以及阳光财险联合蚂蚁保的同类产品 这些产品保障期限为1年 保费控制在百元价位[3] - 传统重疾险自2018年以来连续五年负增长 2023年收入腰斩至200亿元 医疗险市场占比首次接近重疾险[6] - 2024年全国医疗险规模首次超过重疾险 以约44%的占比成为健康险第一大险种[6] 产品特征 - 短期重疾险具有低门槛和高杠杆特征 30岁男性获得20万元保额的年保费约200元 百万保额的年保费低于1000元 而传统长期重疾险同等保额保费超过2000元[4] - 产品设计特点包括保费低至百元级 投保灵活提供多种方案选择 年龄覆盖最高70岁 并通过分段赔付等创新模式实现高杠杆保障[5] - 分段赔付设计为首次确诊重疾赔付100%基本保额 之后1年内按月赔付10%基本保额 最多赔付10个月[10] 市场需求 - 消费者对灵活、可负担、高性价比的健康保障需求增强 特别是年轻人群和首次购买保险的客户[3] - 短期重疾险满足工薪阶层和年轻人对低成本、高杠杆保障的迫切需求 同时帮助保险公司开拓新客户市场[5] - 中国人均重疾险保额偏低 件均赔付不足10万元 重疾险年新单保费不到历史最高峰的20%[8] 市场挑战 - 传统重疾险面临预定利率下调压力 2023年和2024年两次下调后 2024年8月31日普通型产品利率从2.5%降至2.0% 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调[6] - 传统重疾险销售难度加大 高保费和长期缴费模式对中青年客户吸引力有限 客户对长期承诺的意愿下降[7] - 产品复杂度高 保障条款繁多且可选责任复杂 客户理解成本高影响购买决策和销售效率[7] 产品创新 - 保险公司和平台持续创新重疾险产品 推出更适配用户需求的产品[8] - 短期重疾险运营灵活 客户可每年调整产品方案 或免健告升级至新版产品[5] - 分段式赔付使患者在不同治疗和康复阶段获得持续赔款 提高保障杠杆并降低投保门槛[11] 保障策略 - 近40%百万重疾险用户同时持有百万医疗险保单 通过医疗险报销治疗费用和重疾险补充康复收入损失的双重保障模式 系统性应对重疾带来的医疗支出和经济损失[11] - 专家建议以长期重疾险为健康保障基石 短期重疾险作为入门保障或补充[11] - 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为42.12% 行业平均值约45% 多数消费者因高免赔额难以获赔[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