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众安在线(06060)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保险企业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亮眼,港股通金融ETF(513190)盘中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1:16
上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 - 多家上市保险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1] - 新华人寿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727亿元,同比增长19% [1] - 中国太保人寿前三季度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1] - 众安在线前三季度保费收入约269.34亿元 [1] 险资投资动向 - 2025年以来险资多次举牌银行股,凸显对高股息、低估值银行股的青睐 [1] - H股银行因其较高股息率和可计入OCI估值等特点,成为险资南下布局的重要方向 [1] 相关金融产品表现 - 上述上市保险公司或其母公司均是港股通金融ETF(513190)的成分股 [1] - 10月21日,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的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指数盘中涨超2% [1]
多家险资公告营运业绩,保费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受益的是谁?
搜狐财经· 2025-10-21 10:36
近期,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布营运业绩最新情况。 公告显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 民币17270462万元,同比增长19%;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2324.36亿元,同比增 长10.9%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 约为人民币269.34亿元。 三家险资都是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指数的成分股。同时,作为险资,它们的共性是喜欢南下 扫货H股银行。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是当前上市ETF中,H股银行含量最高的。 银河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表示,2025年以来,险资多次举牌银行股,年初至今,已有邮储银行、招商银 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杭州银行获险资举牌。银行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持续受到险资青 睐。对于险资而言,银行股股息率优 ...
【华创金融 徐康团队】9月寿险增速承压,建议关注成本改善利好
新浪财经· 2025-10-20 00:43
来源:市场资讯 (3)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众安在线陆续披露2025m1-9保费公告。 (4)券商中国:据港交所披露,平安人寿于10月10日在场内增持298.9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份,增持完 成后,平安人寿持有的招行H股数量增至7.81亿股,占该行H股比例达到17%。同日,中国平安买入 641.6万股邮储银行H股,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的邮储银行H股比例达到17.01%。 上市险企2025m1-9保费点评: 太保:1-9月累计保费3924亿元,同比+6.2%,增速环比-1.5pct。1)寿险:累计保费2324亿元,同比 +10.9%,增速环比-2.3pct。单9月保费154亿元,同比-13.9%,增速环比-61pct,预计主要受预定利率下 调落地以及前期需求透支影响。2)财险:累计保费1600亿元,同比+0.1%,增速环比-0.3pct,预计持续 落后于头部其他险企。单9月保费171亿元,同比-2.5%,增速环比+0.3pct,降幅有所收敛。 (来源:小康金融) 新华:1-9月累计寿险保费1727亿元,同比+18.6%,增速环比-2.8pct,预计持续领跑同业。单9月保费 146亿元,同比-4.8%,增速环比- ...
最高预增70%!中国人寿,报喜!
券商中国· 2025-10-19 20:47
核心观点 - 多家上市险企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行业整体业绩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主要得益于资产端投资收益大幅提升和负债端业务质量改善的“资负共振” [1][2][13] 上市险企业绩预增详情 - 中国人寿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同比增加522.62亿元至731.66亿元,增幅达50%至70% [4] - 新华保险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增幅为45%至65% [5] - 人保财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至60% [5]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资产端 - 股票市场回稳向好,沪深30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2.88%,险企把握机会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4][6][12] - 截至二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的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4000亿元,增幅达28.7% [12] - 险企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和抵御低利率的底仓资产,放大市场上涨的正向效应 [4][6]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负债端 - 负债端保费整体增长,例如新华保险前9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9%,中国太保寿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8] - 行业推动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中国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达51.0% [9] - 银保“报行合一”等政策深入推进,遏制费用内卷,人身险业务质量整体改善,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明显优化 [9][10] 行业前景与政策环境 - 分析师预计上市险企三季度净利润在高基数下仍可实现高增长,资本市场“慢牛”行情下有望实现估值与业绩双击 [13][14] - 政策面利好频出,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在暂停22年后将重回市场,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将进一步打开行业发展前景 [14]
亏7亿还敢上市!暖哇科技靠众安“喂饭”,港股会买账?
搜狐财经· 2025-10-19 17:16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独立AI科技公司,主打AI承保和理赔,拥有“阿拉莫斯”和“罗布泊”两大系统 [3] - “阿拉莫斯”系统使续保率达到97.5%,并能帮助险企识别高风险客户 [3] - “罗布泊”系统实现80%理赔案件自动审核,最快处理时间为1分钟 [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在三年内增长近两倍,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左右 [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超过7亿元 [3] - 公司解释亏损主要源于金融工具造成的账面亏损,调整后实际盈利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在四年中有三年为负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8亿元,短期债务为16.96亿元 [6] 公司与主要股东关系 - 众安在线既是公司第一大客户,也是主要供应商 [6] - 公司早期近80%收入来自众安在线,该比例目前已降至约50% [6]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激烈,头部险企如平安集团十年研发投入累计500亿元,2024年单年研发投入180亿元,拥有3000名科学家 [8] - 中国人寿的智能核保率已达到95.8% [8] - 保险数据被视为核心资产,大型险企倾向于自建AI能力,公司主要目标市场为中小型险企 [8] 上市背景与市场环境 - 众安在线自身盈利波动较大,2023年净利润6亿元,2022年净利润40亿元,更早之前曾亏损13亿元,2024年上半年现金净流出3.73亿元 [8] - 当前港股市场保险股表现强劲,例如新华保险股价年内上涨130%,美联储降息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 [10] - 资本市场对AI概念的投资趋于理性,更关注实际盈利能力,港股AI公司估值分化显著,市销率在3倍至50倍之间 [10]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5%-65%,将超去年全年;平安继续增持招商银行、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突破17%|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10-18 11:03
监管动态 - 国家医保局目标在2026年底前实现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资金占比达到80%以上 [5] - 金融监管总局将首次举办中国保险创新论坛,聚焦世界经济碎片化下的金融风险及金融业数字化等议题 [6][7] - 天津金融监管局推动构建科技保险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以促进保险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 [8] - 河南保险业为应对黄淮秋雨灾害投入防灾减损费用超1200万元,协调租用或捐赠大量收割及烘干设备 [9] - 云南金融监管局引导发展特色咖啡保险,为咖啡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 [10] - 香港立法会通过网约车规管法案,要求网约车必须持有合适的第三者风险保险 [11] 公司动态:战略投资与资本运作 - 中国平安增持邮储银行641.6万股,总金额约3441.41万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达17.01% [13] - 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持股数量占该行H股总数突破17% [14] - 国民养老计划增资扩股,拟发行不超过4.71亿股新股,引入不超过5家新股东 [15] - 泰康人寿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为3亿元的企业管理公司 [16] - 中国人寿实施半年度A股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8元,共计派发约67.27亿元 [23] 公司动态:财务业绩 - 新华保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 [18] - 人保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到60% [19] - 中国太保子公司太平洋人寿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20] - 新华保险前9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9% [21] - 众安在线前9月实现原保费收入269.34亿元,同比增加5.64% [22] - 中国信保2024年承保金额达102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4] - 中国人寿2025年前三季度赔付件数超4400万件,赔付金额超730亿元 [25] 人事变动 - 张树国、王晓琳获批担任中煤财险副总经理 [26] - 王永获批担任华夏久盈资管副总经理 [27][28] - 中国平安洪小源、宋献中、陈晓峰获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29] - 太平基金总经理曹琦、副总经理邓先虎因工作调整离任,董事长刘冬暂代总经理职务 [30] 行业动态: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中国保险业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赔付金额达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32] - 截至10月14日,险资机构年内参与港股IPO认购金额合计近30亿港元,超去年全年近3倍 [33] - 269款万能险产品9月份结算利率平均值为2.68%,同比下降约18个基点 [34] - 146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12.63%,94.3%的产品取得正收益 [35] - A股保险板块连续上涨6天,新华保险股价5日累计上涨11.12% [42] - 我国出现首例司法判决支持将遗产管理机构登记为保险受益人的案例 [43] - 香港拟强化网络安全法,预计将推高网络保险费,尤其对高风险行业影响显著 [44]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有望优化业务费用率,利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36] - 东吴证券指出保险板块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改善,对2026年新单保费持乐观预期 [37] - 险资年内对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超1.2万次,重点关注医药、半导体、工业机械等行业 [38][39] - 瑞银将中国财险目标价上调至22.5港元,预计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至108% [40] - 瑞银预计友邦保险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长加速,主要受中国市场强劲反弹推动 [4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逐年增长,2025年度参保达434万人,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 [46] - 2025年度“天津惠民保”正式上线,保费维持150元,累计参保人次超460万,累计赔付超4亿元 [47] - 人保财险推出“外贸企业专属保险套餐”,涵盖信用保险、货运保险等四大核心险种 [48] - 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专属保险产品“机智保”,覆盖“产、销、租、用”全链条风险 [49][50] - 平安产险在无锡落地全国首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申请费用损失补偿保险”,最高可覆盖90%的申报费用 [51]
@保险,重要改革!238家机构,监管大调整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6:59
监管责任单位调整概况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38家保险机构法人名单,监管责任单位相较2024年末出现较大范围调整 [1] - 调整后,保险集团系机构主要由金融监管总局监管,其他财产险、再保险、人身险、保险资管等机构的监管权下放至注册地监管局 [1] - 金融监管总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从2024年末的116家降至65家,地方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机构法人数量普遍增加 [1][2] 金融监管总局监管范围变化 - 金融监管总局监管范围收缩至以保险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主,负责监管10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平安等 [2] - 部分非保险集团但重要或特殊的机构仍由总局监管,例如中国信保、中国农再、新华保险、众安保险等 [2] - 3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及子公司改由地方局监管,富德保险控股由深圳局监管,华泰保险集团改由北京局监管,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改由上海局监管 [2] 地方监管局职责扩大 - 地方监管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普遍增加,北京局监管数量从24家增至39家,上海局从24家增至36家,深圳局从12家增至21家 [4][5] - 北京局新增监管的15家法人中包括10家保险资管公司,以及华泰保险集团、中邮保险等机构 [5] - 江苏局监管数量从6家增至7家,广东局从7家增至8家 [5] 保险机构法人数量与类型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保险机构法人总数为238家,较2024年末减少1家,减少了天安财险和安达保险公司,新增苏州东吴财险公司 [6] - 监管责任单位发生变化的主要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等细分类型机构,多数已调整至地方局监管 [6] - 16家养老和健康险法人中,6家改为由地方局监管,例如和谐健康保险由四川局监管,复星联合健康由广东局监管 [6]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调整 - 35家保险资管公司中,21家改为由地方局监管,包括华泰资产、生命保险资管、英大保险资管等 [7] - 14家保险资管公司仍由金融监管总局监管,包括人保资产、国寿资产、平安资管、泰康资产等 [7] - 属地监管后,保险机构法人的"董监高"任职资格、股东变更、增资等审批权限移至地方局,地方局同时负责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等监管工作 [7]
众安在线前9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269.34亿元 同比增加5.64%
智通财经· 2025-10-15 07:5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269.34亿元 [1] - 保费收入同比增加5.64% [1] 股票交易信息 - 股票当日收盘价为16.37元,下跌0.51元,跌幅为3.02% [1] - 当日成交额范围为0至66万 [1]
华润置地前9月销售额超1500亿元 中国建材预计前三季度同比扭亏
新浪财经· 2025-10-14 20:22
公司经营业绩 - 中国中冶前9月新签合同额7606.7亿元,同比降低14.7%,但海外新签合同额669.0亿元,同比增长10.1% [1] - 中广核电力前9月总发电量约为1828.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 [1] - 交个朋友控股前三季度累计GMV约95.3亿元,同比增长7.56%,但三季度GMV约25.5亿元,同比下降12.07% [1] - 华润置地前9个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544.0亿元,同比减少10.4% [1] - 时代中国控股前9月累计合同销售39.33亿元,同比下降37.1% [1] - 众安在线前9月累计获得原保险保费收入269.34亿元,同比增加5.64% [1] - 中粮家佳康9月生猪出栏量为46.8万头,环比减少6.02% [1] - 中国建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29.5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因水泥等产品销售成本下降及联营公司利润上升 [2] - 丽丰控股预期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增加不少于50% [2] 业务合作与战略布局 - 金斯瑞生物科技子公司蓬勃根据许可协议收到新付款,截至公告日累计收到约人民币20亿元分许可收入 [1][2] - 联众进行战略性加密货币投资,以推动区块链技术与集团业务融合 [2] - 中国置业投资与多家公司订立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将优质光伏新能源资产代币化 [2] - 达力普控股于阿曼设置直销库和销售处,以强化中东战略布局 [2] - 京城机电股份附属公司天海低温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2] 资本市场活动 - 集海资源成功以每股1.18港元配售4亿股,净筹约4.66亿港元,拟用于收购金矿项目及营运资金 [2] - 中国银河获准发行不超过150亿元短期公司债券 [3] - 快手-W斥资约9840.67万港元回购131.46万股,回购价格区间为74.55-75.1港元 [3] - 小米集团-W斥资约1.95亿港元回购400万股,回购价格区间为48.44-49港元 [4]
众安在线(06060)前9个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269.34亿元 同比增加5.64%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9:12
公司业绩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269.34亿元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同比增加5.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