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影响及分担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渠道生态视角下的关税影响及分担情况评估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1 09:03
美国进口商品模式分析 - 美国进口商品主要分为零售商采销模式、品牌商采销模式和跨境电商模式,不同模式的渠道生态差异显著影响关税对价格和竞争力的传导[1][2] - 传统贸易模式下美国商品售价平均为中国商品的2.58倍,其中超一半费用发生在美国国内环节(不计关税),直接以关税税率判断售价涨幅会高估实际影响[2] 零售商采销模式 - 沃尔玛和开市客等零售巨头因完全竞争市场属性利润压缩空间有限,物流环节由寡头垄断(如UPS/FedEx),供应商需承担降价或供应链转移压力[3] - 美国国内运输行业集中度显著高于中国,物流商转嫁关税可能性低,进一步挤压供应商利润空间[3] 品牌商采销模式 - 苹果等强品牌商因生态主导地位可将关税主要转嫁给代工商和经销商,耐克等竞争性品牌则需由品牌商、代工商、经销商共同分担关税[3] 跨境电商模式 - 典型跨境电商成本结构:采购成本占售价28.4%、物流成本17.7%、广告费用19.1%、达人佣金14.7%,销售净利率20.1%[4][5] - B2C经营者可能通过压缩采购成本(28.4%)或广告费用(19.1%)来抵消关税影响,部分转向D2C模式提升营销效率[5] - F2C模式因极致性价比受关税冲击最大,部分工厂或转向品牌运营或迁移供应链至低成本地区[1][5] 宏观经济跟踪 - 3月工业/服务业生产增速加快,外需景气度超预期维持高位,商品/餐饮消费较1-2月显著回升[6] - 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和基本生活消费表现亮眼,非补贴类可选消费增速回落,后续需关注出口链景气度与内需提振效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