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代理网络

搜索文档
微软和Google都找到了自己的AI重心
36氪· 2025-05-27 07:39
微软Build 2025大会 - 核心战略聚焦开放代理网络(Open Agentic Web),构建AI智能体在个人、组织及业务流程中的协同体系[1][3] - 推出四类关键工具:开发环境(Windows/Azure AI Foundry)、效率提升(GitHub Copilot支持1500万开发者)、载体(Teams升级)、网络连接(MCP协议与NLWeb概念)[4][5][6][7] - 类比AI发展阶段为1991年Win32级别,强调B端布局而非C端爆发[3] Google I/O开发者大会 - 以Gemini为核心打造AI操作系统雏形,CEO提出"Gemini时代"概念[1][8] - 模型能力显著升级:Gemini 2.5 Pro、视频模型Veo 3、生图模型Imagen 4获正面评价[8] - C端产品深度整合:AI搜索覆盖全美用户,Gemini App月活超4亿,扩展至Android XR/手表/汽车等硬件[9][10] 中美科技公司AI战略对比 - 国内巨头(阿里/腾讯/字节)尚未形成统一战略旗帜,布局分散[2][12] - 阿里侧重to B生态构建(大模型+云服务),但C端依赖夸克转型[12] - 腾讯模仿Google路径改造C端产品(如QQ浏览器),但模型能力弱于Gemini[13] - 字节积极布局多模态与硬件,缺乏to B生态基础[13] 行业趋势 - AI进入应用落地阶段:微软通过基础设施赋能开发者,Google通过系统化改造直接服务C端[12] - 协议标准化成为关键:微软MCP协议定位为"AI时代的HTTP",NLWeb类比HTML[6][7] - 开发者生态竞争加剧:GitHub Copilot用户达1500万(占GitHub总用户10%)[5]
微软Build大会加速Windows向AI核心平台转型
环球网· 2025-05-20 10:18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微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将Windows转变为AI智能体核心平台,通过原生支持MCP协议及推出Windows AI Foundry为AI智能体自动化未来铺路 [1] - 公司构想未来全球用户将借助AI代理完成从编码到操作系统等各类任务,期望打造“开放代理网络”,让AI代理为个人或组织决策并执行任务 [3] - 微软目标是让企业等跟上新技术步伐,约23万家组织已用Copilot Studio开发自定义AI代理,公司预计到2028年企业将推出13亿个代理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在Build大会上展示多款AI代理应用,包括Microsoft 365 Agents Toolkit、GitHub Copilot编码代理及AI代理连接Windows原生应用功能 [3] - 致力于让客户使用Copilot Studio创建“多代理系统”,通过该低代码应用,客户可编程让代理相互通信并执行多项任务 [4] - 办公用品品牌母公司ODP Corporation正利用微软技术改善客户拓展,其团队开发的AI代理能根据客户数据提示销售人员联系客户 [3] 资本投入与财务影响 - 微软持续向AI领域投入巨资,将斥资约800亿美元扩建AI数据中心,在各业务部门培训和部署AI模型 [4] - AI为Azure业务贡献16个百分点增长 [4] 运营挑战 - 公司面临资源限制,试图访问AI功能的用户数量超其处理能力,可能减缓应用普及和销售进程 [4] - 预计资源限制问题将持续到6月季度之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