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量观
icon
搜索文档
不仅经济结构需要高质量,产品与服务更需要高质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6-09 18:32
高质量发展核心理念 -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也是提升中国经济总量和国民收入的核心[1] - 树立以高质量为核心的"新质量观"是系统工程的第一步,需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率先示范[2] 公共产品高质量示范 - 政府经济采购应以质量而非低价为第一标准,改变低质量消费观[2] - 中国具备高质量制造基础,但部分公共设施如高速公路在使用10-12年后需大修,质量不佳形成逆向示范[2] - 建议在招标采购中建立质量为核心的评判体系,让高质量公共产品形成正向示范效应[2]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 - 产业链龙头企业需改变压低供应链价格的模式,推动供应链质量升级[4] - 苹果案例显示:通过资金支持、设备采购和技术协作保障供应商合理利润,可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4] - 部分中国企业通过压价和频繁更换供应商形成的"低成本优势"是行业生态的"癌症",需转向长期主义[5] 中国制造品牌竞争力 - 全球竞争需以高质量为基础,价格战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如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占率从80%到溃败)[7] - "国潮"兴起证明品牌力提升,但部分企业重回低价老路会陷入同质化红海竞争[8] - 应建立"高质量-强品牌"闭环,通过品牌价值占据产业链高生态位[8] 高质量破解经济困局 - 低质量-低价-低收入-低消费的恶性闭环是需求不足的内在原因[9] - 中国4亿中等收入群体支撑了苹果、BBA等高端品牌20%-30%营收,中高端供给缺失制约内需[10] - 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取得突破,高质量产品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