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效应
搜索文档
知名基金经理在管6只基金深亏垫底,广发基金的模式困境
搜狐财经· 2025-11-18 18:33
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 [1] - 行业前十大公司管理规模全部跨越万亿元大关,易方达基金与华夏基金构成第一梯队 [1] - 广发基金以15425亿元的总管理规模位居行业第三 [1] 广发基金业务规模表现 - 非货币基金规模达9916亿元,位居易方达和华夏之后,较二季度末的8945.95亿元增长970.04亿元,环比增幅10.84% [1] - 权益类基金(含QDII)规模为5681.62亿元,该季度规模增量超千亿元,环比增幅达27.65% [1] -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2333.03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343.27亿元,环比增幅17.25% [2] 广发基金投资业绩亮点 -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跑赢市场,旗下2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50%,59只基金收益超30%,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7.94% [2] 广发基金内部业绩分化与风险 - 基金经理王明旭管理的多只产品业绩表现不佳,其管理的6只基金位列前三季度净值回撤超过10%的7只基金之中 [3][4] - 广发价值优势混合前三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5.37%,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28个百分点,为全市场业绩倒数第一的主动权益基金 [4] - 王明旭管理的广发内需增长A前三季度净值下跌14.77%,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约24个百分点 [4] - 王明旭旗下另有四只基金(广发价值优选A等)前三季度净值回撤均超10%,跑输基准超20个百分点 [5] - 王明旭投资风格偏重低估值及蓝筹大盘股,与当前市场风格背离,但其在2019年、2020年曾取得65.96%和75.98%的高收益 [5] - 类似业绩剧烈波动在广发基金内部并非个例,如刘格菘近两年管理产品业绩在-30%至-40%之间,郑澄然产品近两年收益在-35%至-45%之间,管理规模从峰值483亿元缩水至139亿元 [5][6] 广发基金投研体系特点 - 2018年广发基金将权益投资部拆分为价值、成长、策略三大部门,让基金经理专注能力圈内投资 [6] - 该体系优点在于能放大风格特点,在适合的行情中易实现暴利并打造明星基金经理 [6] - 缺陷在于非相关市场风格中缺乏灵活性,不能及时把握投资机会,导致亏损突出 [7] 公募基金行业商业模式 - 公募基金主要收入来自与规模挂钩的管理费,与基金是否赚钱无关 [8] - 公司目标是通过"造星效应"做大基金规模以提升管理费收入和行业排名,而非提高投资者收益 [8] - 广发基金在2022年-2024年累计亏损超千亿元,但期间收取了接近两百亿元管理费 [10]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近五年累计分红6.48亿元,仅2024年就分得0.85亿元,占当年公司总分红的17% [10] - 广发基金总经理王凡五年分红1539万元,但其管理的多只基金亏损跑输基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