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肝外递送
搜索文档
未来3年医药行业的4大投资机遇
雪球· 2025-11-13 15:57
文章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在经历长期下跌后于2025年出现大幅修复,但相比前期高点仍有显著空间,当前时点存在结构性投资机遇 [3] - 未来3年医药行业存在四大投资机遇:国产高值耗材、美股生物科技、国产创新药以及低估/壁垒型资产,这些领域有望驱动基金组合的边际调仓方向 [3] 国产高值耗材投资机遇 - 国产高值耗材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值增长潜力,国内头部公司市值仅接近200亿人民币,而国外同类公司市值已超10000亿人民币,市值差异显著 [4] - 高值耗材商业模式优秀,产品性能与信任至关重要,带来高定价能力和后置壁垒特性,同时行业创新活跃,为营收和估值提供支撑 [7][8] - 国产高值耗材在“创新+出海”上动力强劲,获得FDA突破性认定的产品从2019年前的零款增至2023年后的十几款,7家心血管高耗公司海外收入从2020年的3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3亿人民币,4年年化增速达44% [11] - 行业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其潜力,2025年7-8月估值修复后因中报增速不及预期出现回调,但长期“创新+出海”趋势逻辑清晰 [13] 美股生物科技投资机遇 - 美股生物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大跌,为调仓布局提供了机会,尤其在国产创新药替代性挤出效应不明显的入胞生物技术领域,美国企业仍保持领先优势 [15][16] - 入胞生物技术的发展遵循HYPE CYCLE规律,当前市场对部分技术方向存在悲观情绪,可能导致优质标的被错杀 [17][18] - siRNA肝外递送与基因编辑是两大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siRNA疗法因分子量小具备肝外靶向递送的独特优势,基因编辑技术则有望实现对疾病的永久治愈,蕴含颠覆性能量 [20][21][22] 国产创新药投资机遇 - 国产创新药行业自2015年深度医改后开启高景气周期,港股18A公司营收持续高增,当前周期可能重演美国创新药自1980年代开始的20年超常景气大周期,目前时间与规模上或仅走完一半 [23][24][25] - 国产创新药规模从过去10年的100亿级增长至1000亿级,未来10多年在国内高增和出海突破推动下,有望冲刺10000亿级体量 [26] - 行业在工程化抗体、工程化细胞等领域已证明优势,需将此优势向更广泛领域扩散以应对全球竞争压力 [28] 低估/壁垒型资产投资机遇 - 医药行业总量增速在2024年因DRG全面落地出现阶段性放缓,但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增速或已企稳微升,未来3年有望趋势性回升至6%-9%的新稳态增速 [30][31][32] - 行业利润率有望抬升,动力来自创新药械企业密集进入盈利期(如港股18A公司合计净利从2021年亏损超700亿人民币改善至2026年预计小幅盈利)以及内卷竞争压力系统性放缓 [32] - 当前医药板块配置热度低,主动权益基金医药股持仓约5.5%-5.7%,低于历史均值近2个百分点,全指医药PB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具备估值优势的传统资产提供了投资吸引力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