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锂电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华友钴业(603799):半年报点评:半年报点评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持续强化海外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18 2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18]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1.97亿元,同比+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62.26%,创历史同期新高 [1][8] - 25Q2营收193.55亿元,同比+28.28%,环比+8.48%,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27.04%,环比+16.51%,镍产品出货量环比大幅增加是核心驱动 [1][8][12] - 公司一体化优势持续释放,上游资源端稳步拓展,下游材料端实现结构优化,为业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1][12][16] 经营业绩 营收与利润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97亿元,同比+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62.26% [1][8] - 25Q2营收193.55亿元,同比+28.28%,环比+8.48%,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27.04%,环比+16.51% [1][8] - 扣非归母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47.68%,经营活动现金流16.18亿元,同比-41.45% [8] 核心产品产销 - 上游资源端: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9.89%,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83.91% [1][12] - 下游材料端:三元前驱体出货量4.21万吨,同比下滑,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提升至六成以上 [1][12] 海外布局 上游资源端 - 印尼Pomalaa湿法项目(12万吨镍金属量)已启动建设,Sorowako湿法项目(6万吨镍金属量)有序推进 [2][16] - 非洲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资源量增至245万吨碳酸锂当量,品位提升至1.34%,5万吨硫酸锂项目预计年底建成 [2][16] 下游材料端 - 印尼华能5万吨三元前驱体一期项目2024年11月建成,2025年一季度批量供货 [2][17] - 韩国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欧洲匈牙利2.5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预计年内建成 [2][17]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744/812/891亿元,同比增速22.1%/9.0%/9.8% [3][18] - 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0.67/70.06/82.94亿元,同比增速46.0%/15.5%/18.4% [3][18] - 摊薄EPS为3.57/4.12/4.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4/10.7/9.1X [3][18] 财务指标 - 2025年EBIT Margin预计12.0%,2027年提升至14.1% [4][19] - 2025年ROE预计14.7%,2027年提升至16.0% [4][19] - 2025年毛利率预计17%,2027年提升至19% [19]
华友钴业(603799):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新高,持续强化海外布局
国信证券· 2025-08-18 21:18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1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1.97亿元(同比+23.78%),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同比+62.26%),创历史同期新高 [1][8] - Q2营收193.55亿元(同比+28.28%,环比+8.48%),归母净利润14.59亿元(同比+27.04%,环比+16.51%),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83.91%)是核心驱动 [1][8][12]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3.96万吨(同比+17.68%),超高镍9系产品占比超60% [1][1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7%,EBIT Margin 12%,ROE 14.7% [4][19] - 资产负债率64.69%,在手货币资金185.68亿元,存货201.49亿元(同比+41.76%) [14][15] - 期间费用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分别-9.61%/-2.62%/-24.23%/-14.80% [15] 海外布局 - 印尼Pomalaa湿法项目(12万吨镍/年)已启动建设,Sorowako项目(6万吨镍/年)有序推进 [2][16] - 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资源量增至245万吨碳酸锂当量,5万吨硫酸锂项目预计年底建成 [2][16] - 韩国龟尾6.6万吨正极材料项目部分达产,欧洲匈牙利2.5万吨项目年内建成 [2][17] 盈利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744/812/891亿元(原702/758/825亿元) [3][1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0.67/70.06/82.94亿元(原51.66/60.97/73.82亿元) [3][18] - 对应PE 12.4/10.7/9.1X,EPS 3.57/4.12/4.87元 [3][18][19]
华友钴业: 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8-17 18: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名称为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ZHEJIANG HUAYOU COBALT CO LTD,住所位于浙江省桐乡经济开发区二期梧振东路18号,邮政编码314500 [2] - 公司成立于2008年,经商务部批准以整体变更方式发起设立,2015年1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7月7日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5000万份GDR(对应1亿股A股)[1]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98347023元,股本结构为A股1598347023股(占比9411%)和GDR对应A股1亿股 [2][7] 经营战略与业务范围 - 经营宗旨聚焦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构建从钴镍资源开发到资源循环回收的全产业链生态,实施"两新三化"战略,目标成为全球钴新材料行业领导者和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 [4] - 主营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销售钴/镍/铜氧化物、盐类及金属制品,氢氧化钴、钴酸锂等产品,同时涉及金属矿产品进口和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4] 股份发行与转让 - 股份发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发行条件和价格相同 [5] - 公司可通过发行股票或GDR面向境内外投资人募集资金,境内股票和GDR对应A股由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集中存管 [5][17] - 股份转让限制包括:发起人股份上市1年内不得转让,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超过持股25%,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 [10]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行使修改章程、增减注册资本、合并分立等重大事项决策权,特别决议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 [24][25]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和1名职工代表董事),下设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需2/3成员出席且过半数通过决议 [56] -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关联交易、聘请中介机构等事项,由过半数独立董事推举召集人主持 [56] 投资与交易权限 - 董事会审批权限包括:交易资产总额超总资产10%、营业收入超最近年度10%且超1000万元、关联交易金额超300万元等 [57][58] - 须经股东会批准的担保情形包括:对外担保总额超净资产50%、担保对象资产负债率超70%、对关联方担保等 [25] 信息披露与合规 - 股东会决议需及时公告,内容包括出席股东持股比例、表决结果等,涉及变更前次决议或提案未通过的需特别提示 [39][47] - 董事需保证定期报告真实性,若连续2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且未委托他人出席,董事会应提议股东会撤换 [52]
华友钴业:全产业链赋能 铸就大圆柱电池材料行业领导者
证券日报网· 2025-07-18 21:32
大圆柱电池市场趋势 - 大圆柱电池及圆柱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成本优势,正成为动力电池领域重要技术路线[1] - 韩国LG新能源与奇瑞汽车签署6年8GWh大圆柱电池供货协议,2023年全球需求进入百GWh量级[1] - 2030年大圆柱电池市场需求较2025年将有4-5倍增长空间,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元级别[1][5] 华友钴业市场地位 - 子公司巴莫科技大圆柱电池及圆柱电池用正极材料销量占公司正极材料总销量近40%,应用于国内外知名电动车品牌[1][4]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优势和技术创新,成为大圆柱电池材料行业标准定义者[1] - 巴莫科技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实现全球最高镍含量规模化量产,为电动车带来30-40公里续航提升[3] 全产业链与技术优势 - 构建"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三元正极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保障原料供应和成本优化[2] - 历经三次技术升级,超高镍正极材料量产工艺达全球领先水平,解决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痛点[3] - 匈牙利工厂推进将实现欧洲本地化供应,强化全球客户服务能力[4] 全球合作与客户生态 - 与亿纬锂能合作实现大圆柱电池正极材料规模化量产,产品通过国际品牌验证[4] - 与LG新能源及国内头部电池企业联合开发的超高镍材料完成验证,2023年内量产[4] - 技术合作覆盖国内领军企业和国际巨头,形成全球核心供应链体系[4] 未来战略方向 - 聚焦"产品高端化、经营国际化",提前锁定大圆柱电池千亿级市场增长[5] - 持续突破高容量、高倍率、低成本、高安全材料技术,支撑新能源汽车续航升级[5] - 全产业链协同为技术迭代提供动力,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5]
富临精工获宁德时代5亿预付款扩产 磷酸铁锂业务扭亏锁定5年长单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10
磷酸铁锂产能建设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5亿元预付款支持江西基地年产16万吨和四川三期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建设,合作产能规模翻倍 [1][2] - 原协议仅支持江西基地年产7.5万吨产能,修订后支持范围扩大至36万吨 [2] - 江西升华承诺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江西基地建设,6月30日前达成年产8万吨产能,四川三期加快推进建成年产20万吨产能 [2] - 合作期限由三年延长至五年(2025-2029年) [1][2] - 采购数量由宁德时代每年度至少采购14万吨变为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 [2] 磷酸铁锂业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磷酸铁锂业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长211.85%至1.24亿元 [1][3] - 2024年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71.99%,毛利率3.89%,同比增加20.76个百分点 [3] - 随着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转暖,锂电产业链排产提升,高压实与高倍率型磷酸铁锂行业应用加快 [3] - 二季度产销量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3] 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47.02%,净利润3.97亿元,较2023年亏损5.43亿元大幅扭亏为盈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长80.3%,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11.85% [5] - 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翻倍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26.4%,第四季度161.23%,2025年第一季度211.85% [5]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23年末55.89%,2024年末55.55%,2025年一季度末54.46% [5]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和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 [4]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020年17.88亿元,2024年36.41亿元,四年增幅超过一倍 [4] - 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随市场变化波动较大 [4]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22年1.81亿元,2023年2.04亿元,2024年2.2亿元,三年累计6.05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6262万元,同比增长12.24% [4]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6日收盘股价报13.14元/股,较一年前上涨约1.7倍 [5] - 目前总市值224.66亿元,较上市首日增约200亿元 [5]
走出去抓机遇谋发展——浙江构建开放型经济调研记
经济日报· 2025-05-19 06:09
浙江经济发展与"地瓜经济"理论 -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鼓励浙商"走出去"抓机遇谋发展,并以"地瓜经济"理论形象比喻藤蔓延伸与块茎壮大的关系 [1] - 浙江经济总量从2002年8000亿元增长到2024年9.01万亿元,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出口额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1] - 目前有600多万浙商深耕省外市场,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浙商全球化实践案例 - 华友钴业从浙江桐乡出发,扎根非洲、开拓印尼、布局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制造一体化领军企业 [3] - 德力西集团将研发中心迁至上海后,业务扩展到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国,验证"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3] - 杰克缝纫机通过收购德国裁床企业,成长为全球行业隐形冠军,全球每3件衣服中就有1件由其设备缝制 [6] - 吉利收购沃尔沃形成技术闭环,催生领克等高端品牌,大幅提升浙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 [6] 开放型经济新形态 - 浙江推动"数字贸易港"与海港、空港、陆港"四港联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新业态,实现国际需求与国内供给精准匹配 [7]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连续16年全球第一,义乌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300列发运14万标准箱 [8] - 2024年浙江市场采购出口5328.4亿元,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全国前列,成为外贸重要增长极 [9] 产业升级与平台建设 - 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全省1/400面积贡献19.2%进出口额、17.6%实际利用外资,打造大宗商品配置枢纽等"四张金名片" [8] - 新一代浙商全球化需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量"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奔赴 [10] - "地瓜经济"理论强调从市场全球化到资源全球化再到组织全球化的转变,是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核心方法论 [10]
创始人离世,公司陷家族内斗!最新消息
新浪财经· 2025-03-03 09:01
杉杉集团重整事件 -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杉杉集团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由三家银行联合提出申请[1][3] - 重整管理人包括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等三家专业机构,重整可能导致杉杉集团在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整甚至控制权变动[3] - 杉杉集团债务危机始于2024年6月贷款利息逾期1963.91万元,截至2024年11月有息负债总额122.6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14.2亿元;2025年1月负债增至126.21亿元,短期债务120.37亿元[3][4] 公司控制权变动 - 创始人郑永刚2023年2月离世后公司陷入控制权之争,长子郑驹与第二任妻子周婷发生激烈权力斗争[6] - 2023年3月郑驹接任董事长,2024年11月周婷接任但仅三个月后卸任,由周顺和接任[6] - 杉杉集团信用账户持有的1.42%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处置,持股比例降至27.87%[8] 杉杉股份经营状况 - 公司强调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业务、财务保持独立,生产经营正常[1][9] - 2023年营收190.7亿元同比下滑12.13%,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滑71.56%;2024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2-4.8亿元[9] - 公司以服装业务起家,1999年转型锂电池材料,2023年人造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8]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杉杉股份股价报收8.25元上涨4.7%,总市值185.9亿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