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鲍威尔发言提振降息预期,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涨超2%
搜狐财经· 2025-10-15 11:00
消息面,鲍威尔于10月14日发表了关于"经济展望与货币政策"的讲话,暗示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他还表示,劳动力市场预期持续恶 化,这一信息支撑了投资者对本月再次降息的预期。 今年以来,港股热点频发,创新药出海大单频现、新能源"反内卷"、互联网"反内卷"、人工智能+,不断催化港股科技行情。港股科技ETF(513020)盘中 涨超2%,年内涨幅超50%。 资金也在持续流入中,截至10月15日,港股科技ETF(513020)连续20日吸金超11亿元。 鲍威尔发言提振降息预期,海外流动性提振港股 消息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10月14日发表了关于"经济展望与货币政策"的讲话,这是他在9月FOMC会议后的首次公开表态。鲍威尔暗示央行可能在未来 几个月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 |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中证一级行业分类 | 中证二级行业分类 | 权重(%) | | --- | --- | --- | --- | --- | | 9988.HK | 阿里巴巴-W | 可选消费 | 零售业 | 11.93 | | 0700.HK | 腾讯控股 | 通信服务 | 传媒 | 10.79 | | 1810.HK ...
麦高证券策略周报-20251013
麦高证券· 2025-10-13 17:10
市场流动性概况 - R007利率由1.6118%下降至1.4850%,较前期减少12.68个基点;DR007由1.4376%下降至1.4229%,较前期减少1.47个基点[1][9] - R007与DR007利差较前期减小11.21个基点;中美利差本周减小9.92个基点[1][9] - 本周资金净流入金额为415.56亿元,较上周增加678.26亿元;资金供给为854.19亿元,资金需求为438.63亿元[1][13] - 资金供给增加669.81亿元,其中融资净买入增加769.35亿元;资金需求减少8.45亿元[1][13] - 五大宽基指数融资余额整体维持高位,除中证2000外均创近八周新高;各宽基指数日均成交额与换手率同步上升[16] 行业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中信一级行业多数板块上涨,有色金属板块周涨幅达4.35%表现突出;传媒、消费者服务板块领跌,跌幅分别为3.58%、2.81%[2][18] - 电子行业获得杠杆资金净加仓最多,达77.80亿元;煤炭行业杠杆资金净流出0.38亿元,为减仓最显著行业[21][22] - 陆股通重仓股主力资金整体呈多数行业流出态势,计算机行业资金净流入最多(3.69亿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净流出最多(106.19亿元)[22] - 家电、有色金属行业杠杆资金占比位于16周高位;建材、建筑、消费者服务、石油石化行业杠杆资金占比位于16周低位[26]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综合拥挤度最高,达78.33%;有色金属行业拥挤度为73.33%[2][29][30] 风格板块表现 - 稳定风格涨幅最大为2.58%,成长风格跌幅最大为1.78%[3][36][38] - 成长风格是市场最活跃板块,日均成交额占比达59.89%,日均换手率为3.57%;金融和稳定风格换手率处于相对低位[3][36][38] - 成长风格日均成交额占比上升1.47%,金融风格回落幅度最大,下降2.11%[32] - 陆股通重仓股主力资金在各风格板块上总体以减持为主,对成长风格减持299.42亿元,对周期风格减持51.91亿元[33][35]
国泰海通海外:南向流入港股提速 外资偏好科技
智通财经网· 2025-10-12 17:08
整体资金流向 - 三季度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3952亿港元,较第二季度流入幅度提升[1][2] - 外资流出速率较前期放缓,稳定型外资第三季度累计净流出664亿港元,流出幅度连续三个季度减少[2] - 南向资金在港股持股市值占比创下新高,港股通持股金额占比由第二季度末的20.7%升至第三季度末的21.8%[2] - 稳定型外资持股市值占比从41.3%降至40.7%,灵活性外资占比维持在19.1%[2] 行业资金流向(流量层面) - 南向资金主要流入港股可选消费、非银金融、医药行业,这三个行业在第一至第三季度均保持净流入[1][3] - 南向资金在第三季度也流入软件与硬件行业,而该行业在第二季度为净流出[1][3] - 灵活型外资流入软件和消费者服务行业,流出可选消费、非银金融及医药行业[3] - 稳定型外资流入医药和硬件行业,流出可选消费、银行及非银金融行业[3] 行业定价权(存量层面) - 外资在港股多数细分行业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及大部分消费板块[1][3] - 南向资金在少数行业有较强话语权,例如运营商、煤炭石化、军工、半导体等[1][3] - 近两年南向资金在半导体、泛消费、泛红利行业的定价权显著提升[1][3]
港股AI短线回调,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下探2%,资金高溢价介入,阿里巴巴组建机器人AI团队
新浪基金· 2025-10-09 10:08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9日港股市场高开低走,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62% [1] - 科网龙头股普遍回调,阿里巴巴-W下跌超过1%,美团-W、快手-W跟跌,腾讯控股微跌0.22% [1] - 小米集团-W和哔哩哔哩-W逆市微涨 [1] 港股互联网ETF表现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下跌近2%,实时溢价率接近0.5%,显示买盘资金逢低积极介入 [1] - 该ETF在交易中价格为0.642元,当日下跌1.98% [2] - 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规模已突破117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内日均成交额超过6亿元 [8]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成立“机器人和具身AI小组”,标志着公司从AI软件向硬件应用领域的战略延伸 [3] - 阿里巴巴云领投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自变量机器人(X Square Robot)的1.4亿美元融资 [3]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五年全球AI投资总额将加速增长到4万亿美元,阿里计划在已公布的3800亿元投入基础上追加投资 [3] - 国际机构重启对中国科技核心资产的关注,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龙头企业的目标价被显著上调 [3] 指数与估值分析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阿里巴巴-W(18.92%)、腾讯控股(15.60%)、小米集团-W(11.54%),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超过73% [4][5] - 今年以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区间涨跌幅为55.11%,自最低价的最大涨幅为76.05%,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跌幅45.79%) [6]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为26.69倍,位于近10年32.79%分位点的中低位水平,低于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的历史分位(38.31%) [6] 宏观背景 - 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略多于一半的官员预计今年还将至少再降息两次,但另有7名官员认为今年不会进一步降息 [2]
港股打新迎千倍认购时代:最高近8000倍,破发率仅24%创九年新低
凤凰网· 2025-10-09 09:33
智通财经10月9日讯(记者 王晨)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迎来瞩目增长,甚至领跑全球。据Wind统计,期间共有68只新股登陆港股,合计募资 182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1%和227%,按募资额计算稳居全球新股集资榜首。 市场打新热度高涨,98%的新股获超额认购,86%的新股超额认购倍数超20倍,较去年同期翻倍;15只新股认购倍数破千倍,占比近23%,其中大行科工以 7558.40倍认购倍数成"认购王",医药生物、耐用消费品等领域企业备受追捧。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热度是监管规范后的健康增长。2025年3月香港证监会发布新规终结"百倍杠杆打新",当前超千倍认购更多来自产业价值认可与资金自 然流入。 新股市场赚钱效应更为显著,新股首日破发率降至24%,包括2017年在内,创下九年以来新低,前三季度首日平均回报率高达28%,超大型新股及"A+H"上 市企业表现突出。这一局面,是政策红利、资金宽松与产业升级共同推动的结果,港交所制度创新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 新规下杠杆狂热退潮 新股认购从"百倍"迈入"千倍"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新股市场呈现出"全民打新"的活跃态势,98%的新股获得超额认购, ...
华泰证券:长假后港股上行主线或继续强化
新浪财经· 2025-10-09 08:04
华泰证券指出,10月1日至8日,恒生指数下跌0.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75%。从行业表现看,钢铁、 有色金属、医药等行业领涨,农林牧渔、房地产、消费者服务行业领跌。港股在假期结束后常经历短暂 的波动率上升风险。但假期期间内外部事件和数据导致市场中期逻辑不改,且被再度强化:1)稀缺性 和确定性资产的重要性上升;2)资金跨资产跨区域再配置的需求进一步上升;3)AI叙事再度强化; 4)体验式消费表现亮眼。 ...
泓德基金:上周科创50创出本轮反弹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30 11:19
资金层面,9月25日基金业协会披露了8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与7月底相比,8月股票基金总份额增加 796亿份到3.52万亿份,混合基金总份额减少450亿份到2.96万亿份。此外,截至9月26日收盘,两融余额 已经突破2.4万亿元大关,创出了历史新高,相较于6月20日本轮行情启动时的1.8万亿元规模,净增加超 过了6000亿元,是本轮行情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泓德基金分析,由于临近国庆长假,按照惯例, 投资者会降低自身的杠杆比例,融资盘会有一定程度的净偿还,本周市场会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泓德基金指出,综合来看,始于去年9.24以来的反转行情仍在延续,目前人工智能和出海主题是此轮行 情的主线,其中人工智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出海既有制造业的出海也有服务业的出海,其背后 都与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外需强于内需,全产业链制造业的强大优势相对应。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债券市场方面,上周利率债收益率继续上行,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上行。展望后市,从政策视角来 看,根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通稿内容,央行表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 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 ...
策略周报(20250922-20250926)-20250929
麦高证券· 2025-09-29 19:29
市场流动性概况 - R007利率由1.5160%上升至1.5538%,较前期增加3.78个基点;DR007利率由1.5096%上升至1.5313%,较前期增加2.17个基点;R007与DR007利差扩大1.61个基点,中美利差增加5.80个基点 [1][9] - 本周资金净流入313.44亿元,较上周增加817.49亿元;资金供给为1045.10亿元,资金需求为731.66亿元;资金供给减少423.73亿元(融资净买入减少202.01亿元,股票分红减少280.05亿元,股票型ETF净申赎增加51.79亿元,股票型与混合基金成立增加6.54亿元),资金需求减少1241.22亿元 [1][13] - 宽基指数融资余额整体维持高位,除其他股票外均创近八周新高;融券余额中仅沪深300环比微增,其余指数均回落;所有板块融资净买入规模环比下降,市场活跃度指标(日均成交额与换手率)同步下降 [16] 行业板块流动性表现 - 中信一级行业多数下跌,电子板块周涨幅3.67%领涨,有色金属等行业小幅上涨;消费者服务(-6.71%)和商贸零售(-3.92%)领跌 [2][18] - 电子行业获杠杆资金净加仓138.78亿元,非银行金融净流出21.11亿元;陆股通重仓股主力资金整体流出,仅建筑行业净流入0.78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86.83亿元 [21][24] - 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行业的杠杆资金占比处于近16周高位;农林牧渔、医药等14个行业占比处于低位;通信行业杠杆资金净买入增加最多,非银行金融减少最多 [27][29] - 电子行业综合拥挤度最高(83.33%),计算机(78.33%)、传媒(75.00%)紧随其后;波动率、动量、换手率分位数指标显示电子行业多项指标居前 [2][30] 风格板块流动性特征 - 成长风格周涨幅1.58%最佳,消费风格跌幅2.18%最大;成长风格日均成交额占比61.88%(上升3.73%),换手率3.37%均领先;金融(0.67%)和稳定风格(1.00%)换手率低位 [3][33][38] - 陆股通重仓股主力资金在风格板块整体减持,成长风格减持193.94亿元,消费风格减持55.19亿元 [34][37] - 周期风格近三个月涨幅17.64%领先,金融风格近一个月跌幅8.22%最大;成长风格成交额占比近六个月持续上升(53.33%至61.88%),消费风格占比回落 [38]
量化择时周报:短期关注红利应对假期不确定性-20250928
天风证券· 2025-09-28 21:14
市场大势研判 - 择时体系信号显示,Wind全A指数短期均线(20日线)收于6184点,长期均线(120日线)收于5473点,两线距离为13.0%,显著大于3%的阈值,市场继续运行在上行趋势格局中[1][8][14] - 市场进入上行趋势的核心观察变量是赚钱效应,当前Wind全A趋势线位于6184点附近,赚钱效应约为0.66%,只要该效应保持为正,中期增量资金有望持续入场[2][3][8][14] - 短期面临国庆长假的不确定性,这可能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压制,但在赚钱效应转负之前,建议投资者耐心持有[2][3][8][14] - 回顾上周(截至20250921)表现,Wind全A指数微涨0.25%,赚钱效应约为0.87%[1][9] 行业配置建议 - 行业配置模型显示,贵金属板块的上行趋势仍在延续,建议继续关注[2][3][8][10][14] - 受益于政策驱动的板块中,新能源和化工行业有望受益[2][3][8][10][14] - TWO BETA模型继续推荐科技板块,建议关注芯片和机器人领域[2][3][8][10][14] - 考虑到长假不确定性,短期配置可重点关注红利板块以应对潜在风险[2][3][8][10][14] 市场表现回顾 - 从市值维度看,上周代表小市值股票的中证2000指数下跌1.79%,而中盘股中证500指数上涨0.98%,沪深300指数上涨1.07%,上证50指数上涨1.07%[1][9] - 行业表现方面,电子行业表现强劲,上周上涨3.67%,有色金属板块也表现较强;消费者服务行业表现较弱,下跌6.71%,商贸零售板块同样表现不佳[1][9] - 成交活跃度上,电子行业资金继续呈现明显流入态势[1][9] 估值水平与仓位建议 - Wind全A指数整体PE估值位于约85分位点附近,PB估值位于约50分位点附近,属于中等估值水平[2][10] - 结合短期趋势判断,根据仓位管理模型,当前对以Wind全A为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为80%[2][10]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4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消费者服务
长江证券· 2025-09-28 21:14
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在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期间净流入144.93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半导体、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加码消费者服务、非银金融、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房地产Ⅱ等行业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期间,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主要流入可选消费零售、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而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加码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软件服务、半导体和传媒等行业 [7][8] - 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期间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和降息预期降温等外部因素影响 [5] 南向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44.93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9.64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19.9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11.98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入10.92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9.89亿港元,而医药生物净流出14.92亿港元、耐用消费品净流出2.55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出2.2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2.16亿港元、化工净流出1.37亿港元 [2][6]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1177.62亿港元,其中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入651.15亿港元、有色金属净流入88.18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85.53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83.88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入67.21亿港元,而耐用消费品净流出38.56亿港元、电信服务净流出34.91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21.69亿港元、硬件设备净流出19.86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净流出10.03亿港元 [7]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流动情况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90.15亿港元,但消费者服务净流入28.36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入14.19亿港元、电气设备净流入8.37亿港元、医药生物净流入6.83亿港元、房地产Ⅱ净流入2.31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89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净流出40.81亿港元、银行净流出36.12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出13.56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12.83亿港元 [7] - 2025年9月1日至25日,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387.96亿港元,但硬件设备净流入169.88亿港元、消费者服务净流入108.44亿港元、软件服务净流入89.24亿港元、半导体净流入29.69亿港元、传媒净流入29.29亿港元,而可选消费零售净流出491.49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净流出94.65亿港元、银行净流出93.95亿港元、非银金融净流出91.51亿港元、交通运输净流出47.16亿港元 [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恒生指数下跌1.5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8%,香港材料等行业领涨,主要受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和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低于预期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5] - 同期,科创50指数上涨6.47%,万得微盘股指数和科创50指数从今年最低点至今的涨跌幅偏强,电子等行业领涨 [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