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

搜索文档
世界蚊子日|中国“以蚊治蚊”技术已走向世界 人类找到对抗蚊子的“长效妙方”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57
每经记者|金喆 陈鹏丽 吴泽鹏 每经编辑|文多 面对这样的威胁,人类与蚊子的"攻防战"已经持续千年。从传统的蚊帐、杀虫剂,到如今的基因编辑、生物防治,人类的应对方式在不断升级,却始终未能 彻底终结这场较量。 这场跨越时空的"人蚊之战",仍在等待新的解决方案。 "以蚊治蚊",基孔肯雅热的另类防疫方案 今年夏天,由白纹伊蚊传播的基孔肯雅病毒在广东多地点状散发,防蚊灭蚊成了防疫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驱灭蚊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物理方式,如孳生地清理、挂蚊帐、装纱窗、开灭蚊灯等;二是化学方式,如使用蚊香片(液)、气 雾剂等。 图片来源: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截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且它被赋予这一意义已有100多年历史。"蚊子日"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蚊子是传播疟疾及其他疾病的媒介。 数据显示,全球已发现的蚊子种类超3600种,它们的"足迹"遍布全球。 蚊子作为多种致命疾病的传播媒介,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借由其叮咬扩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蚊虫平均每年造成全球78万人 死亡,位居最致命动物榜第一。 图片来源: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截图 今年的广东"灭 ...
“以蚊治蚊”,5只绝育雄蚊对付1只野生雌蚊!
第一财经· 2025-08-15 20:42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 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对抗蚊媒传染病的新手段 广东多地尝试"以蚊治蚊"和"养鱼防蚊"等生物防治方法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 [3] - 中山大学团队培育不吸血的华丽巨蚊 其幼虫可吞食白纹伊蚊幼虫 佛山首次投放数千尾以蚊卵和幼虫为食的鱼苗减少水体中的蚊虫 [3] - 威佰昆公司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 使野生雌蚊产下的虫卵无法孵化 实现种群压制 每周可培育500万只"绝育雄蚊" [6][7] 技术原理与效果 - 威佰昆采用胚胎显微注射法转染沃尔巴克氏体技术 自动化机械臂分拣蚊蛹误差率低于0.5% 雄蚊羽化误差率低于0.3% [6] - 释放比例为5:1(绝育雄蚊:野生雌蚊) 投放后5-10分钟蚊群密度趋于稳定 三周内蚊子数量减半 六至八周密度骤降80%以上 [7] - 沃尔巴克氏体技术可减少登革热、寨卡、基孔肯雅等病毒的载体数量 巴西尼泰罗伊市登革热病例下降90% 新加坡控制效果达70% [10][11] 行业合作与推广 - 威佰昆与墨西哥合作建立蚊子工厂 复制广州模式针对埃及伊蚊 新加坡政府运营的工厂使用奚志勇提供的蚊株 [11] - 公司正接触热点地区单位 计划一个月内将"绝育雄蚊"投放至基孔肯雅热疫情地区 [7] 技术争议与挑战 - 业界对技术安全性和稳定性存在争议 担忧生态平衡扰乱(如影响蝙蝠、蜻蜓等捕食者)或导致其他蚊种填补生态位 [10] - 沃尔巴克氏菌长期稳定性未知 可能因环境变化或蚊子抗性增加失效 需持续监测 [10] - 临床专家认为该技术尚处探索阶段 人类与自然博弈是长期过程 [10] 疫情背景 - 世卫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扩散至119个国家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40%患者可能出现长期残疾 [12] - 广东7-8月多雨天气影响传统灭蚊措施 促使尝试生物防治新方法 [3]
不忍了!多地“以蚊治蚊”,记者实探“蚊子工厂”→
第一财经· 2025-08-07 22:20
行业背景与需求增长 - 蚊子传播疾病达80多种,包括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 [3] - 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涉及佛山、广州、东莞等十余座城市 [4] - 大众防蚊意识提高,驱蚊灭蚊产品需求增长迅速,社区派发灭蚊片库存消耗快 [6] - 广东胜佳超市驱蚊灭蚊类商品销售量比7月前高出30%,华润万家广东区域驱蚊杀虫产品销量同比提升45% [7] 产品市场现状 - 驱蚊灭蚊产品差异化定位明显,如"婴儿适用"强调植物配方,"户外适用"突出凉感因子 [6] - 华南地区气温炎热时间长,驱蚊灭蚊产品销售周期长,秋季仍有需求 [6] - 防蚊驱蚊类产品主要停留在花露水、香包、气雾剂或蚊香等传统品类,包装沿袭传统,整体体量不大 [8] - 部分驱蚊产品存在"打擦边球"情况,回避"驱蚊"字眼,宣传含糊其辞 [8] - 明确标注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需按农药标准生产管理 [8] 生物防治技术发展 - "以蚊治蚊"技术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使雌蚊虫卵无法孵化,降低蚊媒数量 [12] - 该技术成本约为每年每平方米2至3元,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14] - 新加坡蚊子工厂对登革热病例控制效果达70%以上 [13] - 中山大学团队培育华丽巨蚊幼虫吞食白纹伊蚊幼虫,佛山尝试"养鱼防蚊"投放5200尾鱼苗 [12] 市场机会与挑战 - 防蚊驱蚊产品面临年龄断层、消费者老龄化趋势,需结合国潮和新消费开拓年轻市场 [8] - 行业可开发新颖香氛、香包、潮流挂件及中医药茶饮等产品 [8] - 生物防治业务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突发性特点,需政府资源介入推动常态化 [17] - 企业期待更多政府合作,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和覆盖人口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