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

搜索文档
诺奖评委称“顶刊”不是评奖标准!国内科学家呼吁破除“顶刊崇拜”
第一财经· 2025-10-10 19:59
"我们不参考文章发到什么地方,这不是考虑的基础。只要你做了很多的工作、能够发表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完全就可以得到诺贝尔 奖。" 在诺奖获奖者中,有很多人的研究成果曾不被认可,甚至文章投不出去。例如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人、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就曾面对质疑,但他仍坚持了40年。 日前,诺贝尔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邹晓冬在评论诺奖的评奖标准时指出,有时诺奖成果是发表在作者本国的期刊,不是在世 界性的期刊。 科研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发表平台 一位国内知名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唯顶刊论"盛行的根源,关键是我们的评价体系,所有的头衔、奖项基本上以"顶刊"为评价指标,职称晋升也是。 也有科学家认为,研究发表于"顶刊"虽能证明论文有一定质量并获同行认可,是学术界的荣誉,但过度追捧,使其沦为"表面化"和"指标化"的工具,背离了 科研本质。 对此,越来越多专家呼吁,学术评价改革需回归科研本源,打破"顶刊崇拜",冲出"影响因子陷阱",建立问题原创性、方法突破性、战略契合度"三维质量 评估模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 ...
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聚焦研究评价等议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6-19 11:40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王恩哥院士表示,中国科学院学部一直非常重视科技期刊的建设。今 年正值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希望借助学部平台,邀请国内外一流科技期刊的主编和编委、期刊 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期刊出版和评价专家,以"报告+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对 策与路径。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认为,中国科技出版的下一轮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和条 件,要成功破解发展难题,需要把握科技期刊的根本属性,进一步推动改革,关注开放科学发展,提升 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及其地球与环境科学执行主编陈发虎院士表示,未来刊物将坚持不懈争 取重大原创性稿件,积极拓展国际稿源,增强自主办刊和知识服务能力,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综合性期刊 中的中国品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技期刊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6月17日 至18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设置"科技期刊质量控制与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知识服务与影响力提 升""科技出版伦理与研究评价"3个主要议题,中外院士专家代表应邀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