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智能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996 工作制席卷硅谷,招聘启事惊现“加班警告”:接受就是年薪翻倍+股权暴增,不接受就滚蛋
36氪· 2025-07-25 15:49
996工作制在欧美AI创企的蔓延 - 996工作制(每周6天、每天12小时)正从亚洲向欧美AI初创公司渗透,成为部分企业的公开要求[1][2] - 美国AI初创企业主动要求996的比例在过去一年至少翻倍,主要集中在AI、企业软件等高速迭代领域[2] - 远程医疗公司Fella & Delilah推出"996梯队"计划,参与者可获得25%薪资涨幅和100%股权增幅,已有10%员工加入[7][8][10][11] 典型企业案例 - AI对话智能公司Rilla在3.5年内实现收入从0到4000万美元跨越,环比增长15%,净收入留存率超170%,团队80人每周工作70+小时[4][5] - Rilla采用React/Node.js等技术栈提升效率,招聘明确要求"每周超70小时工作",排斥"在意周末休息"的求职者[5][6] - 物流AI公司Sotira CEO表示创始人前两年必然996,但认为强制全员执行不公平且难持久[7] 行业驱动因素 - AI技术爆发压缩企业生存周期,"慢一步可能失去整个赛道"的焦虑推动加班文化[2] - 马斯克等科技领袖公开倡导高强度工作模式(如"睡在工厂"),引发初创公司效仿[3] - 部分企业将996视为筛选"真正想赢"人才的工具,认为短期高强度可换取指数级增长[7] 地域文化差异 - 美国员工对996接受度高于欧洲,欧洲多国法律明确48小时周工时上限[14] - 欧洲成功企业如Spotify通过可持续创新而非超时工作取得主导地位[18] - 硅谷"快速行动"文化与欧洲工人权利、隐私保护价值观存在冲突[18] 效率与管理争议 - 有创业者通过自动化实现每周6-8小时工作仍创造百万美元利润,质疑超时工作的必要性[17] - 部分高管被揭露实际有效工作时间不足3小时,超长工时存在表演性质[19] - 医学研究显示每周超55小时工作使健康风险增加30%,过度加班可能掩盖管理低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