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韦尔股份更名“豪威集团”冲击A+H,用友网络年亏20亿赴港IPO“补血”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26
新股上市情况 - 6月23日-6月29日期间,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无公司上市 [2][3] - 港交所有8家公司上市,包括佰泽医疗、药捷安康、三花智控、曹操出行、香江电器、颖通控股、圣贝拉、周六福 [92][93] 上市申请情况 - 上交所主板有5家公司、科创板有7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4] - 深交所主板有6家公司、创业板有12家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4] - 港交所有1家公司递交GEM上市申请、30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其中8家拟冲击A+H [105] 上交所主板申请公司 - 安徽林平循环发展: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研发生产,拟募资12亿元 [5][8] - 浙江振石新材料:清洁能源领域纤维增强材料研发生产,拟募资39.81亿元 [10][11] - 宁波丰沃增压科技:涡轮增压器制造商,拟募资6.56亿元 [13][14] - 江西红板科技:高密度印制电路板供应商,拟募资20.57亿元 [16][17] 上交所科创板申请公司 - 视涯科技:OLEDoS显示生产商,全球硅基OLED市占率35.2%,拟募资20.15亿元 [19][20] - 重庆臻宝科技:泛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拟募资13.98亿元 [22][23] - 厦门优迅芯片: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研发设计,拟募资8.89亿元 [24][25] -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全氟质子交换膜生产商,拟募资24.46亿元 [26][27] 深交所主板申请公司 - 杭州福恩股份:生态环保面料供应商,拟募资12.5亿元 [49][50] - 江苏康瑞新材料:不锈钢丝、线、杆生产商,拟募资11.05亿元 [52][53] - 天海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及连接器供应商,拟募资24.6亿元 [55][56] - 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企业,2024年全渠道零售额排名单品牌第一,拟募资9.98亿元 [57][58] 深交所创业板申请公司 - 杭州高特电子: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供应商,拟募资8.5亿元 [60][61] - 浙江欣兴工具:孔加工刀具制造商,拟募资5.6亿元 [62][63] - 南通联亚药业:复杂药物制剂研发生产,拟募资9.5亿元 [65][66] - 麦田能源: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拟募资16.61亿元 [69][70] 港交所新股招股 - 拨康视云: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招股价10.1港元 [95] - 安井食品: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龙头,招股价66港元 [96] - 富卫集团: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招股价38港元 [97] - 蓝思科技: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招股价18.18港元 [101] 港交所通过聆讯公司 - 维立志博:肿瘤药物领域生物科技公司 [104] - 大众口腔: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 [104] 港交所上市申请公司 - 承泰科技: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107][138] - 镁伽科技:智慧实验室自主智能体提供商,2024年收入行业第一 [108][139] - 酷赛智能:全球第二大本土智能手机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 [109] - 蓝色光标:中国最大营销公司 [112] 财务数据亮点 - 林平发展2024年营收24.85亿元,净利润1.53亿元 [9] - 振石股份2024年营收44.39亿元,净利润6.08亿元 [12] - 丰沃股份2024年营收20.67亿元,净利润2.04亿元 [15] - 视涯科技2024年营收2.8亿元,净亏损2.47亿元 [20] - 镁伽科技2024年营收9.3亿元,净亏损7.8亿元 [140]
抱着“不做就会死”的决心,才能真正做好全球化 | 42章经
42章经· 2025-06-15 21:57
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观点 - 全球化必须被视为「不做就会死」的战略而非第二曲线尝试 [2][4] - 「全球化」与「出海」存在本质差异 后者因缺乏明确目标市场导致资源分散 [6][8] - 美国市场具有高天花板和强辐射效应 优先突破可带动其他地区 [12][14] - 日本市场业务可预测性强但增长缓慢 需适应本地化节奏 [15][17] 全球化执行的关键错误 - 初期采用「出海部门」架构导致资源分散 应聚焦单一市场突破 [8] - 选择东南亚和日本作为首站市场 后发现无法辐射高价值美国客户 [10][11] - 以「出差心态」开展业务 缺乏长期驻守导致客户信任度不足 [19] - 团队组建未因地制宜 本地关键岗位需雇佣当地人 [20][21]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竞争优势 - 技术实力突出 如DeepSeek案例体现工程能力 [25] - 供应链优势显著 尤其在硬件和消费品领域 [26] - 贴身服务响应快 美国客户因15分钟问题解决能力选择合作 [27] 产品与商业化策略 - 安全合规优先级高于性能 需提前1-1.5年准备SOC/HIPAA认证 [34][35] - 海内外产品本质不同 开源内核可作为最大公约数 [36] - 客户成功指标取代benchmark 成为核心关注点 [37] - UI/UE和Storytelling能力显著影响客户第一印象 [37][47] - 大客户标准为年贡献100w美金 LTV评估需乘以3-5倍系数 [41][45] 组织国际化里程碑 - 全英文办公成为高管会议标配 确保国际化团队协同 [49] - 采用真正国际化的协作工具 而非仅支持英文的国内产品 [49] - 销售背景负责人更易驱动结果 各地区一号位多来自销售体系 [30] 创始人的关键决策建议 - 预留300w美金预算 接受前三年零产出的投入周期 [30] - 创始人需亲自参与早期客户拜访 快速建立本地认知 [30] - 国内收入可能延缓全球化决心 需坚决投入 [50][51]
SAP Verena Siow:以商业AI催生“飞轮效应”,助推中国企业韧性增长
环球网· 2025-06-12 12:02
飞轮效应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 SAP提出通过企业应用、数据与AI深度融合打造持续释放价值的"飞轮效应",支持中国企业提升敏捷性与核心竞争力[1] - 公司战略从"Software as a Service"升级为"Suite as a Service",通过统一底层基座解决系统割裂问题,实现采购到人力资源等流程全面协同[3] - 商业AI基于"业务相关、结果可靠、标准负责"原则改变企业流程,生成式AI助手Joule可跨系统延伸实现工作流无缝衔接[3] SAP商业AI的战略价值 - 商业AI整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实时数据,帮助管理者缩短决策周期,快速响应政策调整与供应链波动[4] - AI数字底座支持客户持续生成新用例并优化运营,目标实现30%生产力跃升[5] - SAP凭借端到端业务流程覆盖积累高质量业务数据,推动从数据到行动的智能闭环[5] 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 - 中国是亚太区最具潜力的市场,SAP将帮助中国公司出海作为业务重点[6] - 以海亮集团为例,SAP数字化底座支撑其海外业务拓展与AI战略实施[6] - 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采用SAP ERP私有云版本构建企业基础架构,并开展联合市场拓展[7] 全球化与未来展望 - 中国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2025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7.2%至10.67万亿元[7] - SAP计划通过"应用、数据、AI"三位一体飞轮效应,持续助力中国企业智能化升级与全球布局[8]
2025思爱普中国峰会:商业AI持续释放数据价值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6:59
峰会概况 - 2025思爱普(SAP)中国峰会以"AI重构商业未来"为主题,6月5日在上海召开,汇聚超过千名客户、行业专家与合作伙伴 [1] - 峰会探讨SAP如何通过深度整合AI、云应用与运营数据,实现协同增效,助力企业简化业务流程 [1] SAP战略与成果 - SAP大中华地区总裁原欣强调公司将企业应用、数据与AI深度融合,帮助客户打造持续释放价值的"飞轮效应" [1] - SAP已在所有产品中推出超过230个AI用例,预计2025年底前提升至400个以上 [1] - 全球已有3.4万家客户每日使用SAP的AI解决方案革新工作模式与业务流程 [1] 客户案例 - 海亮集团通过SAP数字化底座支撑创新材料等高增长业务的海外拓展,并升级人才发展和管理体系 [1] -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利用SAP整合解决方案构建统一业务平台,提升精益管理、供应链韧性与合规运营能力 [1] 行业趋势 -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下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创新力,正加快全球布局并积极拥抱AI技术变革 [1] - 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实现多元化业务的统一管理与高效运营 [1]
SaaS 的下一站是 Agentforce ?Salesforce 押注 AI 工作流革命
36氪· 2025-05-23 10:28
核心观点 - Salesforce CEO马克·贝尼奥夫提出"服务即软件"(Service as Software)愿景,认为AI驱动的智能体将深度集成到业务流程中,与人类员工协同工作 [1][2] - 公司通过Agentforce和数据云两大战略支柱推进这一愿景,目标是成为首家"纯软件超大规模服务商" [2][19] - 该战略强调在现有软件架构上叠加AI能力而非取代,保持数据治理的同时提升生产力 [3][7] - 早期市场响应强劲,已有5000家机构部署Agentforce,其中3000家采用付费版本 [6] - 与微软的封闭垂直整合模式形成对比,Salesforce定位为跨云连接枢纽和中立编排层 [24][30] Agentforce平台 - 是Salesforce推出的AI驱动企业智能体平台,嵌入所有应用程序中,目标是与业务数据和工作流深度集成 [3] - 内部已有数万名员工使用,遵循与人类相同的访问控制和治理规则 [3] - 贝尼奥夫预计可提升跨部门生产力50%,较此前30%的目标显著提高 [4] - 迪士尼案例显示数千个AI Agent能实时同步客户偏好和游乐设施数据,实现"智能体流动性" [4][5] - 2024年中推出的首批AI Agent专注于自动化高频服务任务,数据云与AI产品组合年化收入接近10亿美元 [6] 数据云战略 - 是统一实时数据平台,聚合内外部数据形成"业务状态四维地图" [8][9] - 正重写核心应用程序(如销售云、服务云、Tableau)以深度集成数据云 [10] - 强调"数据流动性"概念,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跨平台数据联邦化整合 [11] - 与Snowflake建立双向"零复制"数据共享,与Databricks合作纳入Lakehouse数据 [12] - 与AWS紧密合作,Hyperforce基础设施计划使软件能在AWS等公共云上全球运行 [12][13] 商业模式 - 通过纯软件和SaaS平台追求超大规模效应,避免传统云服务商的资本密集型模式 [19] - 本财年营收预计达500亿美元,远低于三大云服务商3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总和 [20] - 通过长期批量协议管控云服务成本,保持轻资产运营优势 [20] - 新增约2000个销售和工程岗位加速AI和Agentforce进程 [21] - 目标是仅通过订阅软件和基于使用量的许可模式提供超大规模服务 [22] 行业竞争 - 微软是最大竞争对手,推行基于Azure和Office栈的封闭垂直整合模式 [23][24] - 行业格局高度碎片化,存在众多替代方案如Palantir、ServiceNow、Workday等 [28] - 数据基础设施领域面临Snowflake、Databricks、Google和AWS的竞争 [29] - Salesforce选择与这些平台集成而非正面竞争,成为现代数据架构中的一等参与者 [30] - 公司正在从根本上重构技术栈以实现原生AI驱动,这可能是差异化优势 [30] 发展前景 - 设定目标通过AI Agent推动整体生产力提升超过50% [35] - 计划将AI能力嵌入全部客户群,推动Data Cloud和AI相关收入达数十亿美元 [35] - 大型AI合同接连落地,客户开始获得实际投资回报 [36] - 未来12到24个月是关键验证期,有望重新定义"云时代领导者"形象 [35][36] - 挑战在于保持执行节奏,在激烈竞争中证明联邦式战略的优越性 [32][34]
红杉基金 2024 年第四季度股东信
美股研究社· 2025-03-11 19:24
文章核心观点 - 红杉基金目标是长期跑赢标普 500 指数,虽近年落后但对前景有信心,采用逐家公司方法管理基金,专注单个企业合理评估,寻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优质企业投资机会 [2][5]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红杉基金第四季度回报率 -0.04%,1 年回报率 20.79%,3 年(年化)2.37%,5 年(年化)10.67%,10 年(年化)8.02%,自成立(年化)13.32%;同期标普 500 指数第四季度回报率 2.41%,1 年回报率 25.02%,3 年(年化)8.93%,5 年(年化)14.51%,10 年(年化)13.09%,自成立(年化)11.36% [1] - 自 2016 年 6 月投资委员会管理基金以来,红杉和标普 500 指数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2.33% 和 14.87%;2016 年 6 月到 2021 年底,二者复合增长率均为 18.2%,此后基金落后于标普 500 指数 [1][2] 市场分析 - 股市目前远非便宜,上涨速度长期不可持续且极其狭窄,仅七只股票占标普 500 指数 2023 年回报近三分之二、2024 年回报一半,“七大豪强”占指数超三分之一,市场高度集中 [2] - 标普 500 市值加权指数今年上涨 25.0%,去年上涨 26.3%,等权重指数同期上涨 13.0% 和 13.8%,两指数不同步变动但长期将趋同,目前市值加权指数累计表现优于过去 25 年 [3] - 从最长期看,市场复合年化率不会超 25%,也不会达 15%,其受企业利润增长和经济增长制约 [5] 投资案例 - 劳斯莱斯 2019 年底股价 234 便士(3.11 美元),疫情时跌至 39 便士(0.50 美元),现创 612 便士(7.56 美元)历史新高,较底部涨 17 倍,较 2019 年底涨超 2.5 倍,是基金最大单一持股 [4] 投资组合情况 - 截至年底,投资组合由 22 家公司组成,集中投资且涵盖各行业、业务模式和地区,基础业务优质且价格有吸引力,前十大持股占投资资本 63.3% [6] - 去年基金周转率约 7%,包括退出、削减、增加和新仓位 [7] 投资组合调整 退出投资 - 今年退出 CarMax 和 Lumine,Lumine 因估值扩大至预期收益 45 倍以上被出售,CarMax 因全渠道转型对盈利压力超预期、二手车市场疲软等因素被退出 [7][8] 减持股票 - 今年减持台积电、SAP、Jacobs Solutions、Capital One Financial 和劳斯莱斯,台积电因股价飙升 90% 在第四季度被减持,SAP 因股价以美元计算上涨近 60% 且升值速度快于基础业务增长而被出售部分股份 [8][9] 新增股票 - 今年新增环球音乐集团、Charter Communications/Liberty Broadband 和 Eurofins,环球音乐集团因付费流媒体收入增长低于预期股价下跌 23% 被增持,Charter Communications 因估值与实地调查结果不符且看好其业务而增加投资 [10][12] 新仓位 - 今年在 ICON plc 设立新职位,该公司是世界最大合同研究组织之一,因两大客户需求减弱、生物技术融资环境低迷和大型制药开发支出疲软致股价从高点下跌 47%,公司以有吸引力价格买入 [13][14] 团队变动 - 首席财务官帕特里克·丹尼斯年底当选合伙人,Chase Sheridan 因健康问题和陪伴家人需求辞去公司管理和投资委员会成员职务,仍担任分析师,投资委员会减至三名成员 [15][16]
Workday刚刚实现盈利,但股价不够便宜,还不是买入时机
美股研究社· 2025-02-28 18:47
公司概况 - Workday是一家美国企业SaaS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2年上市,专注于为财富500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财务云软件 [2][3] - 主要客户包括沃尔玛、亚马逊、美国银行和埃森哲等大型企业 [3] - 自2016年以来持续产生正自由现金流(FCF),2023年首次实现GAAP盈利 [3][4] 财务表现 - 过去10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31.5%,显著高于同行SAP(5.2%)、ORCL(3.3%)和ADP(6.3%)[3] - 自由现金流10年CAGR为42%,2024年FCF达21.39亿美元,较2015年的-200万美元大幅改善 [3][6] - 2025年Q4营收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4%,连续多个季度营收增速保持在15%-20%区间 [6] - 长期债务32亿美元,现金余额70亿美元,资本结构稳健 [8] 增长战略 - 通过19笔收购实现业务协同,目标是通过少数大型客户推动收入增长而非行业整合 [3] - 资本支出(CAPEX)极低,2024年仅1000万美元,业务模式轻资产化 [3][4] - 股票薪酬(SBC)持续增长,2024年达14.16亿美元,反映人才激励投入 [3] 估值与市场地位 - 当前EV/Sales为7.8倍,高于ADP(6.8倍)和PAYC(6.3倍),但低于ORCL(9.8倍)[9] - 股价较2023年历史高点下跌12%,市盈率较高反映盈利增长是主要回报驱动 [8][10] - 企业SaaS服务粘性强,市场份额稳固,面临大公司多元化竞争但专注度优势明显 [7][8] 未来展望 - GAAP盈利标志转折点,营业利润率扩张将成为关键观察指标 [10] - 总可寻址市场(TAM)仍大,但收入增速逐年放缓,高增长阶段或已结束 [10] - 当前估值需依赖盈利增长兑现,倍数扩张空间有限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