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喷灌机

搜索文档
河南把农机具搬到“云”上
人民日报· 2025-06-12 22:10
农业信息化平台应用 - 河南濮阳县推广"河南农机云"平台,实现农机线上调度,用户可通过平台发布作业信息并快速匹配机手,解决传统农机调度难题 [1] - 濮阳县接入农机云平台后,政府端可实时监测22个乡镇农机分布、小麦收割进度及气象预警,并掌握每台农机位置状态和作业轨迹 [1] - 河南省"三夏"期间投入联合收割机超20万台,农机云平台监测接入农机达12.6万辆,其中谷物联合收割机日活量超过7万辆 [1][2] 智慧农业技术推广 - 新乡市延津县采用微喷带和自走式喷灌机等智能灌溉设备,实现精准灌溉,较传统方式节水65%并节省80%人工 [2] - 河南农田广泛应用智能灌溉设备、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病虫害监测仪等高科技手段,提升抗旱稳产能力 [2] - 濮阳县作为农业大县拥有粮食种植面积230万亩以上,农机总动力达139万千瓦,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提供基础 [1]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 - 新乡市开展沟渠连通工程,保障干、支渠畅通,形成水系网络,有效应对持续干旱天气 [2] - 种植大户在干旱条件下通过增加灌溉频次(从常规2次增至5次)结合智能设备,保持小麦亩产稳定在1300斤以上 [2]
“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农机装备篇: 洛阳农机装备聚企成链 “链主”引领产业向“智”而行
证券时报· 2025-04-14 18:45
行业概况与规模 - 河南省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营收达1408亿元(规上企业口径)[2] - 以洛阳为中心的农机产业集群覆盖上下游企业300余家,综合产值达600亿元,占全国份额30%[4] - 产业集群具备年产20万台拖拉机、5万台收获机械的生产能力[3] 产业集群发展 - 洛阳农机装备产业始于1955年,已形成以中国一拖为龙头的完整产业链条[3] - 产业集群涵盖整机、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明显提升[3] - 产业格局以洛阳为核心,联动郑州、开封、新乡、驻马店等多地市发展[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开发农机云平台,接入近20类大型农机设备实现远程监测和智能调度[5] - 平台功能包括精准调度、作业补贴试点,已实现全省18个地市推广使用[5][6] - 洛阳辰汉研发的甘蔗收获机日收割量达80-100吨(小型机)至两三百吨(大型机),效率远超人工[7]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洛阳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8] - 规划到2027年集群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带动超700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8] - 目标将集群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农机装备产业高地[8]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产业面临中小企业实力不足、产业链"腰部"企业缺失问题[8] - 预测到2025年全国农机装备产业人才缺口高达44万人[8] - 建议设立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引导基金,重点突破智能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