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产业新势能”系列之农机装备篇: 洛阳农机装备聚企成链 “链主”引领产业向“智”而行
证券时报·2025-04-15 02:45
行业概况与规模 - 河南省专用设备制造业2023年营收达1408亿元(规上企业口径)[2] - 以洛阳为中心的农机产业集群覆盖上下游企业300余家,综合产值达600亿元,占全国份额30%[4] - 产业集群具备年产20万台拖拉机、5万台收获机械的生产能力[3] 产业集群发展 - 洛阳农机装备产业始于1955年,已形成以中国一拖为龙头的完整产业链条[3] - 产业集群涵盖整机、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明显提升[3] - 产业格局以洛阳为核心,联动郑州、开封、新乡、驻马店等多地市发展[3]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开发农机云平台,接入近20类大型农机设备实现远程监测和智能调度[5] - 平台功能包括精准调度、作业补贴试点,已实现全省18个地市推广使用[5][6] - 洛阳辰汉研发的甘蔗收获机日收割量达80-100吨(小型机)至两三百吨(大型机),效率远超人工[7]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洛阳市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8] - 规划到2027年集群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带动超700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8] - 目标将集群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农机装备产业高地[8]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产业面临中小企业实力不足、产业链"腰部"企业缺失问题[8] - 预测到2025年全国农机装备产业人才缺口高达44万人[8] - 建议设立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引导基金,重点突破智能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