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政执法监督码
icon
搜索文档
执法有“码”营商无忧,龙华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次数同比下降超45%
搜狐财经· 2025-11-20 04:49
行政执法监督码试点成效 - 深圳市龙华区试点行政执法监督码后,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超45%[1],具体降幅为45.47%[8] - 截至今年11月,龙华区各行政机关已开展扫码入企11700余次[8] - 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模式,企业迎检负担显著减轻[1][8] 执法监督码核心功能 - 重点集成无感赋码、全量监管、双向预约、智能预警、联合入企、无忧评价等核心功能[2] - 建立“双向预约、企业决定”入企预告机制,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接待时限的权限[7] - 设置联合入企模块,推动政府部门“相约而行、组团赴企”,实现一次服务到位[7] 柔性执法与企业支持措施 - 龙华区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对主动自查自纠的轻微违法企业开通免罚清单绿色通道[4] - 依法作出免罚、轻罚案件1000余宗,减免企业处罚金额约1000万元[10] - 建立处罚决定书、企业承诺书、信用修复指导函“两书一函”服务机制,助力企业重塑信用形象[10] 监督与反馈机制 - 监督范围延伸至辖区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入企行为,包括日常巡查、政策宣传、走访调研等[8] - 通过数据留痕与智能预警功能,对高频次入企行为实时提醒、及时整改,实现监督全覆盖[8][11] - 注重收集企业反馈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涉企执法问题,推动优化执法服务[11] 政策推广与行业影响 - 2025年6月,龙华区在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全市部署会上,为全市规范涉企执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6] - 龙华区作为深圳产业大区,聚集了50余万家市场主体,企业诉求是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导向[7] - 从一枚二维码的创新试点,到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全面升级,该模式正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11]
深圳首创“行政执法监督码”制度,为企业戴上“护身符”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4:55
11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新闻 发布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立法形式全面推行"扫码入企"制度。该规定旨在用制度为涉企检查立 规矩、减负担,让执法行为全程透明,成为一本"明白账",从而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 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圳市司法局局长蒋小文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管理规定》的总体情况。她指出,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领 跑者,深圳自2023年底便开始谋划建设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以破解行政执法不规范的难点。经过前期 试点,目前该系统已正式启用并在全市推广。蒋小文表示,出台《管理规定》是将上级的"顶层设计"转 化为基层"生动实践"的关键一步,将"扫码入企"这一好做法从"试点探索"上升为"制度规范",确保了创 新成果的长效运行。 为执法立规矩,为企业减负担 《管理规定》的核心是强制"扫码入企",给执法行为装上"电子眼"。蒋小文强调,这使执法人员更加注 重行为规范、言行文明,从源头杜绝"随意检查""任性执法",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同时,执法监督码 不仅是企业的"护身符",也是"服务码"。执法监督主体可精准发现和纠治突出问题,企业也可通过系统 提出 ...
严执法、柔服务、优营商,深圳福田区深入企业推广行政执法监督码
搜狐财经· 2025-07-31 20:41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福田区通过推广“行政执法监督码”来平衡严格执法与服务企业的关系,旨在解决“执法扰企”问题,优化营商环境 [1][5][7] 行政执法监督码的功能与运作机制 - 监督码连通企业端、执法端、监督端三个端口,执法人员需扫码登记方可开展检查 [5] - 企业扫描二维码可查询已发布的“检查预告”,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事项等信息 [4] - 企业可通过监督码对“入企不扫码、重复检查”等问题直接投诉,后台直通司法局监督端与民意速办平台 [4] - 监督端实时抓取数据,能通过系统数据分析研判,发现同一企业短期内被重复检查时可第一时间介入核实处理 [5]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成效 - 将执法检查从“突然造访”转变为“预约提醒”,企业可提前知晓检查内容,避免“突然袭击” [2][4] - 案例显示,有企业反映当地行政执法部门一年内上门检查达154次,严重影响正常经营,凸显了改革必要性 [1] - 企业可将监督码作为“服务窗口”,查询检查信息、各类政策通告,并进行评价及反馈意见 [7] - 此举使企业感受到保护营商环境的暖意,将严格执法与柔性服务相融合,为企业吃下“定心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