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政执法监督
icon
搜索文档
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5-22 16:06
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司法部发布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1] - 典型案例涵盖严格执法 程序规范 权限协调 监督协同和数字赋能等多个方面 [1][2] 严格执法 - 山东某市市场监管局监督机构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对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并启动行刑衔接程序 [1] 程序规范 - 重庆某区司法局纠正区住建委未作出行政决定直接要求缴纳滞纳金的程序违法行为 强调程序合法保障实体公正 [1] 权限协调 - 甘肃某市司法局协调解决部门间行政执法权限争议 完善当地监督制度体系 [2] 监督协同 - 云南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法行为 对不当行为给予处分并开展全系统警示教育 [2] 数字赋能 - 江苏某市司法局开发"扫码入企"信息化平台 解决重复检查 多头多层检查难题 [2] - 浙江某市司法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监督精准度 解决人员不足和监督手段少问题 [2]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
新京报· 2025-05-22 12:33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共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1] - 专项行动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2] -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2] 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 专项行动强调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赋予的监督职能和手段,加强对执法突出问题的监督,解决执法人员不依法履职等问题 [3] - 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 [7] - 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违法或不当实施执法活动的人员依规处理,已清理不符合条件人员2999人(江西2648人,青岛351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线索1140条,处理相关人员1068人 [7] 涉企收费整治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将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收费问题,强化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 [4] - 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对不合规收费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严格开展新政策合规审查 [4]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建立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推动跨领域联合治理 [4] 执法规范化建设 - 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明确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 [7] - 积极推动《价格法》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5] -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解决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 [6]
权威解读!5月20日起施行
金融时报· 2025-05-09 15:35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与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明确国家长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1][3] - 法律设立"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专章,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新兴产业投资[5] - 全国工商联将推动政企沟通机制建设,配合配套政策落地,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7] 行政执法规范与监督机制 - 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受理涉企投诉举报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 - 加快研究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健全监督程序与责任体系,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3] - 对执法问题突出领域进行抽查督办,推广优秀经验并对整改不力者约谈曝光[2][3] 科技金融与创新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已设立74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企业[4] -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优化[4] - 首台套装备与新材料保险试点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专项担保覆盖专精特新企业[4] 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机制 - 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企资金占比超80%[6] - 2024年计划推出3万亿元优质项目,覆盖交通、能源、水利、新基建等领域[6] - 鼓励民企牵头国家技术攻关,平等使用科研设施与产业技术平台[6]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券商中国· 2025-05-08 20:37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 [5] - 创下多个"第一次":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首次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6] - 法律条文针对性强,包含治理"背靠背"条款、规范行政执法等具体规定 [5] 配套制度与实施措施 - 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 [9] - 正在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领域的配套制度机制 [2][9] - 司法部将推动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设立企业联系点和监督员制度 [7][8] -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必要时提级办理 [4][8]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与发展空间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9]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3][10] - 民营企业已参与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占比达20%)、工业设备更新(资金占比超80%)等领域 [10] - 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10] 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 - 近五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均增速比其他贷款高1.1个百分点 [12][1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5.3万亿元(同比+12.5%) [13] - 金融监管总局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13]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开展首台套装备保险补偿试点(累计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13][14] 地方与部门协同推进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10][11] - 多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2][9] - 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信贷政策、创新保险产品、强化融资担保功能落实法律要求 [14]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证券时报· 2025-05-08 19:5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该法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建立制度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7] - 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8] - 针对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乱象作出明确规定,司法部将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9] 配套制度与实施进展 - 国家发改委已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11] - 正在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配套制度,地方政府也在完善相关配套[2][11] - 全国工商联将配合出台配套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13]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与项目参与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标数量占比超80%[2][12] - 国家发改委加快完善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机制,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3][12] - 将在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优质项目,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企资金占比超80%[4][12] 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 - 近5年民企贷款平均增速比其他贷款高1.1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末余额达76.07万亿元[14]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18] - 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首台套装备等提供超万亿元风险保障[17][18][19] 行政执法规范措施 - 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监督员制度,受理涉企执法投诉举报[5][9] - 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涉企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必要时提级办理突出问题[6][10]
多部门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更多配套制度机制将出
证券时报· 2025-05-08 19:42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 [9] - 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 [9] - 创下多个"第一次":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首次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首次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 [9] 配套制度与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并加快推进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配套机制 [14][15] - 2024年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数量占比超80% [3][1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领域推出总投资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其中核电项目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企资金占比超80% [5][16] 行政执法规范与监督 - 针对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乱象,司法部将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推行监督员制度,并研究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11][12] -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整改不力者进行约谈、通报或曝光 [11] 金融支持与科技创新 - 近5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均增速比其他各项贷款高1.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企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12.5%) [19] - 金融监管总局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20%) [22][23] - 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试点,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 [23] 行业准入与发展空间 -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推进破除准入壁垒、拓展发展空间、优化服务三方面举措,包括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16] - 支持民企参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使用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 [17]
司法部:督促指导有关执法机关抓紧建立健全异地执法协助制度,坚决遏制趋利性执法
快讯· 2025-05-08 11:05
民营经济促进法相关措施 - 司法部将加快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和异地执法协助制度 [1] - 推动各级政府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涉企投诉举报 [1] -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 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对涉企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 [1] -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监督活动 [1] -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网络媒体等监督渠道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 [1] - 督促执法机关建立健全异地执法协助制度 遏制趋利性执法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1]
司法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 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快讯· 2025-05-08 10:52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行政执法乱象的规范 - 民营经济促进法针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乱象作出明确规定 [1] - 法律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和异地执法协助制度 [1] - 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举报 [1] 司法部下一步执法监督措施 - 司法部将严格落实法律要求,加快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和诉求沟通机制 [1] - 推动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1] - 要求政府部门及时纠正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1]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司法部将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快讯· 2025-05-08 10:50
行政执法监督专项行动 - 司法部作为国务院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负责统筹组织全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1] - 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本级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负责本地区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 [1] - 司法部将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 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1]
法治蓝皮书:行政执法机关应定期发布行政处罚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新京报· 2025-04-27 19:31
行政处罚透明度提升 - 2024年公开罚款金额的公安机关增至18家 较2023年13家和2022年11家持续增长[1] - 73家评估单位中仅25家(34.25%)公开行政执法统计年报 山东省公安厅案例显示其年报涵盖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等五类执法数据[2] - 建议建立整合政府信息公开 法治建设 执法统计的综合年报制度 强化数据披露[2] 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 - 87.67%的公安机关(64家/73家)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管理 北京市公安局建立专项文件库并标注有效性[1] - 当前征求意见期限存在7-30日差异 建议统一延长至不少于30日 并要求反馈意见采纳情况[2] 执法监督体系优化 - 蓝皮书强调需定期发布行政处罚报告 公开罚款金额以防范"以罚代管"现象[1] -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需纳入法治轨道 涉及群众利益事项应加强程序规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