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ingPong
icon
搜索文档
The Chinese Factor Behind Southeast Asia's USD184 Billion E-Commerce Boom丨CBN x ASEAN Watch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7:57
行业增长规模 - 东南亚电商年度销售额从2012年4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840亿美元,增幅达45倍[2] - 行业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100亿美元[13] 中国企业参与方式 - 阿里巴巴投资Lazada并引入AI算法实现个性化购物,去年双12购物节期间AI工具交互用户增长46%[3] - 中国物流企业菜鸟、顺丰、中通、百世等在东南亚建立海外仓,将配送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7] - 京东物流2024年上半年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新增3个自营海外仓库[7] 中小企业务模式 - 厦门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化妆品销售进入东南亚市场,并提供全流程服务解决方案[5] - 每日均有中国商家咨询东南亚业务拓展策略,涉及政策合规和本地化运营[5] - 在马来西亚建立20人本地团队,连接中国企业与当地网红推动直播电商销售[5] 支付系统发展 - 杭州乒乓等支付平台与亚马逊、TikTok Shop、Lazada和Shopee等电商平台合作处理跨境交易[8] - 东南亚地区电子支付渗透率已超过50%[9] - 2024年泰国二维码移动支付占电商交易额55%,马来西亚和印尼比例更高[9] 直播电商拓展 - 75%东南亚消费者更愿意根据网红推荐购买商品[11] - TikTok在东南亚设立创作者工作室,培训本地网红掌握中式直播技巧[12] - 中国企业通过TikTok Shop直播展示产品并成功进入印尼市场[10] 生态协同效应 - 中国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形成协同发展效应[9] - 中国企业与东南亚市场形成双向创新关系,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升级[13]
义乌稳定币支付的百亿美元“传说”?外贸人对此连连摇头
第一财经· 2025-07-11 11:26
稳定币在义乌跨境支付中的实际应用 - 有消息称义乌市场稳定币链上流通超100亿美元(约717亿元人民币),但数据来源和可靠性存疑[1][3] - 义乌贸易商普遍反映稳定币使用率极低,传统外贸仍以电汇、信用证为主流收款方式[1][9] - "义支付"平台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仅56.54亿元(约7.8亿美元),与传闻的百亿美元级稳定币流动差距显著[4] 行业支付方式现状 - 传统外贸企业偏好电汇(分前TT/后TT)和信用证,中大型客户订单多采用电汇[9] - 新兴跨境支付工具(连连/PingPong等)因手续费低、兑换便利受跨境电商青睐,但传统工厂仍倾向境外银行账户直接收美元[9][10] - 稳定币支付无法享受6-13%的出口退税政策,且缺乏企业融资所需的银行流水凭证[7] 稳定币的全球应用与局限性 - 拉美、非洲地区稳定币交易额同比增速超40%,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地出现USDT日常支付场景[5] - 实际总成本接近1%(含gas fee/兑换费/合规成本等),远高于宣传的低费率[6][7] - 欧美客户仍以美元结算为主,稳定币因合规风险和历史波动性未被广泛接受[10][11] 商户认知与操作障碍 - 义乌商户普遍对稳定币陌生,需通过"U商户"中转兑换且汇差高达3-5%[7][10] - 操作复杂度高(虚拟钱包/地址门槛)及银行账户冻结风险抑制使用意愿[7] - 区块链从业者承认义乌稳定币支付仍属"边缘现象",仅少数前沿商户尝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