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U市场追踪专家交流纪要
MCR嘉世咨询·2024-06-21 21: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功率半导体、碳化硅、MCU、存储(NORFlash、DRAM、NAND)、电子烟、LED驱动器 - 公司:恩智浦、瑞萨、英飞凌、ST、斯达半导、中微公司、比亚迪、GD、中颖、国民技术、瑞芯微、华大、艾睿、安富利、文晔、大联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功率半导体市场 - 市场分类及应用: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和大功率,小功率主要是二三极管等,应用于消费、工业和汽车;中功率是全方位MOS管等,应用于工业、汽车和消费;大功率包括IGBT单管等,应用于新能源、工业和消费[1] - 价格走势:小功率2023年Q3见底后上涨,因消费领域需求激增,部分元器件统一涨价约10%;中功率价格去年在历史低位,部分厂家对个别器件和客户小幅涨价5 - 8%;大功率价格处于中高水平,新能源汽车需求超预期,有再次涨价传闻[2][3] 碳化硅市场 -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包括主驱逆变器等,替代二极管等[4] - 需求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迅速,2023年增速35%,预计2024年增速25 - 35%,英飞凌预测三年内年增速大于35%,ST预测年增速大于40%[4] - 成本与收益:使用初期增加车企成本,但长期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大品牌引导使其应用成趋势[9] - 价格情况:国内碳化硅价格在上涨,预计今年继续上涨,新能源汽车下半年增速预期略高于预期,全年增速预计20 - 25%甚至更高[27] MCU市场 - 市场格局:车规MCU市场由恩智浦等三家巨头主导,占全球市场份额70%以上,国产MCU性能达国际一线的75 - 80%,但生态和供应链有差距[5] - 突破路径:主要在新车型和新兴造车势力获得应用,老车型更换难度大[5][12] - 价格走势:涨价较难,下游应用主流供应商价格处于历史中高位,工业领域增幅不足以支撑整体价格上涨,部分供应商可能对个别客户小幅调价,整体涨幅在10 - 20%可能性较小[20] 存储市场(NORFlash) - 价格情况:价格在去年Q2和Q3跌破2019年水平,现处于历史低位,最近开始涨价,涨幅约10 - 15%,GD涨价带动全行业跟涨,中容量涨幅最大,预计未来一年涨幅超30%[17][18][19] - 库存情况:全球几大代理商库存基本合理,部分偏低,原厂库存稍高[23] 其他市场 - 新能源市场:增长连续几年超预期,2022年同比增长超40%,2023年35%,今年上半年仍超预期,但车规元器件价格高、订单减少,价格可能受压制,看好消费类元器件[16] - AI相关订单: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渗透率显著提升,带来相关元器件强需求,消费领域国产模拟器件市占率超55%,工业领域约25%,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到个位数[17] - 电子烟市场:原来主要由ST的MCU占据,近年来国产品牌逐渐占据相当多市场份额,因更注重价格、可靠性和供应链安全[22] - LED驱动器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国产厂商常打价格战,需求自2023年二季度起复苏,但价格未稳定上涨,未来走势寄希望于下游需求强劲增长[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导体库存:客户、贸易商和代理商库存基本回归合理水平,原厂库存仍略高,预计3 - 4个月内回归正常[6][14] - 家用消费订单:正常情况下客户提前半年下单给代理商,再由代理商下单给原厂,现阶段因经济不景气,客户仍提前半年下单[24] - IGBT和碳化硅竞争关系:应用领域有区别,碳化硅主要用于新能源领域,IGBT在汽车领域应用比例约30%,IGBT在变频家电等领域仍有广泛应用,不会被完全替代[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