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yomo(MYO) - 2019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MYOMyomo(MYO)2019-05-14 00:4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约83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65%,销量和平均售价均有所提高 [8][18] - 2019年第一季度销售35台设备,较2018年第一季度的14台增长150% [18] - 2019年第一季度毛利润率为79%,2018年同期为65%,主要因平均售价提高和成本降低 [14][19] - 2019年第一季度运营费用约333.7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72.9万美元,增幅28%,主要因人员增加 [20] - 2019年第一季度净亏损约259.8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17美元;2018年同期净亏损234.5万美元,合每股亏损0.20美元 [20] - 2019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245.4万美元,2018年同期亏损205.2万美元 [21] - 2019年3月31日现金约923.4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约654.1万美元;2019年2月完成普通股后续公开发行,净收益约560万美元,排除发行收益,第一季度现金消耗近300万美元 [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直接计费业务在2019年第一季度贡献22%的营收,对毛利润率产生积极影响 [14][19] - 截至2019年3月31日,报销管道有354台设备,较2018年底的306台增加15%;第一季度新增111台,因开展超100场筛查日活动 [10] - 截至2019年3月31日,203台设备已提交预授权申请,较季度初的112台增长81% [12][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扩大美国分销网络,新增O&P渠道合作伙伴,覆盖前50大城市统计区 [13] - 公司继续国际扩张,与意大利、智利和澳大利亚的O&P供应商签约,澳大利亚NMO开展临床培训和患者筛查活动,增加多台MyoPro设备进入报销管道评估和预提交阶段,但国际销售营收目前较少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2018年投资扩大销售和营销活动,建立全国销售团队,招募和培训O&P从业者,开展筛查日活动,推出直接面向患者的在线营销活动 [9] - 公司采用混合模式,与现有O&P提供商保持合作关系,在新市场以直接计费模式开拓业务 [35] - 公司计划今年推出儿科设备 [3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CMS最终确定合适政策持谨慎乐观态度,但无保证,将继续为商业保险、工人补偿和VA医疗系统的患者提交报销申请 [15] - 公司重申2019年指导,预计营收显著增长,实现经营杠杆,现金余额足以支持全年运营,2019年后需筹集额外资金实现盈亏平衡 [23][26]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中提及的前瞻性陈述不保证未来表现,可能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可能与陈述有重大差异,公司明确放弃更新这些陈述的意图和义务 [3][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O&P中心是否偏好公司直接向患者保险公司计费,这样做对他们有无优势 - 不同O&P提供商偏好不同,部分倾向传统模式,招募患者后以批发价从公司购买设备,自行提供临床服务并向保险公司计费;部分倾向与公司合作,公司按服务付费,公司负责营销和报销支持,可获更高利润率,O&P中心风险和投资较小 [33] 问题2: 在上述后一种情况下,O&P中心如何从患者处获利 - 公司向保险公司收款后,会向O&P提供商支付临床服务费用,包括参与筛查日、测量患者、适配设备和提供当地临床支持等服务费用 [34] 问题3: 未来这种模式是否会更普遍,对毛利润率有何影响 - 公司采用混合模式,与现有O&P提供商保持合作,在新市场以直接计费模式开拓业务,寻找合适O&P临床合作伙伴按服务付费合作,很多合作伙伴对此感兴趣 [35] 问题4: R&D费用同比显著增加,是否与人员有关,该数据能否作为今年剩余时间的参考 - 费用增加主要因人员增加,公司正在为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儿科设备进行研发投入;预计2019年运营费用增幅低于2018年,除正常通胀因素外,第一季度的50万美元可作为后续参考 [36] 问题5: 公司直接报销时向O&P中心支付的费用,属于营收成本还是SG&A费用 - 应属于营收成本 [37] 问题6: 本季度与CMS有无沟通,是否需向其提供信息,是否处于等待其决定报销金额的状态 - CMS正在审议设备的覆盖政策和指南,公司已提交推荐的纳入标准;年初政府停摆一个月,CMS目前正在评估下一轮代码申请,准备6月的公开听证会,工作积压较多 [38] 问题7: 是否仍预计今年能得到CMS的某种决定 - 最佳估计是今年某个时间,但无具体时间表;CMS已发布代码,预计会跟进覆盖政策和可支付金额 [39] 问题8: 提交预授权的203台和新增的111台中,直接计费和通过提供商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 公司暂不提供该详细数据,未来可能会考虑 [41][42] 问题9: 第一季度22%的直接计费比例是否可作为参考,该比例未来会上升还是下降 - 直接计费对公司有经济利益,公司希望随着时间推移提高该比例 [43] 问题10: 行业第一季度通常因报销重置而业务缓慢,生成线索是否也如此,还是仅体现在设备安置方面 - 第四季度因患者免赔额达到上限,自付成本可能为零,O&P提供商和公司会努力完成年终订单,行业普遍存在业务量大幅下降情况;公司本季度未出现大幅下降,新增111台,第四季度新增139台,部分原因可能是北方冬季影响筛查日活动,但每周仍新增近10名患者进入管道;随着广告效果显现,预计新增患者速度将加快 [44] 问题11: 管道中因各种原因退出的28台设备,公司是否会跟进,能否获取新保险信息等,这是否是个损失的机会 - 公司有客户体验团队管理呼叫中心,会跟进这些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因意外情况暂停,公司会在3 - 6个月后重新评估;若患者感兴趣,公司会尽力让其继续参与流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