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IM Integrated Shipping Services .(ZIM)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3亿美元,净利润为8.88亿美元,均高于2020年全年 [5]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达12亿美元,股东权益增至17.2亿美元 [6] - 2021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56%,调整后EBIT利润率为14% [6] - 2021年预计调整后EBITDA在48亿 - 52亿美元之间,调整后EBIT在40亿 - 44亿美元之间,较5月指引,EBITDA指引增长近90%,EBIT指引翻倍 [7][46] - 第二季度平均每TEU运费较2020年同期增长119%,达2341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22%;上半年平均每TEU运费为2145美元,几乎是去年上半年的两倍 [26] - 第二季度总净债务减少1.3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达8.67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650% [27] - 第二季度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4亿美元,达7.95亿美元,增幅200%;净利润达1.88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3400%;调整后EBITDA增至13亿美元,调整后EBIT增至12亿美元 [28][29][30] - 2021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41.3亿美元,达16.2亿美元,增幅155%;净利润为14.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600万美元,较2020年上半年分别增长791% [32][33] - 2021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和EBIT利润率分别提升至52%和45%,去年同期分别为15%和6%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载货量从去年同期的64.1万TEU增至92.1万TEU,增幅44%;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13%,预计全年载货量较2020年增长约30% [34][35] - 2021年签订7.63亿美元新设备合同,集装箱船队增加约26.5万TEU当量,上半年已交付价值4.06亿美元的集装箱 [36][3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长将超过供应增长 [39] - 新造船订单已升至总部署运力的略高于20%,但考虑到替换吨位需求和需求增长预测,市场基本面仍有利 [40] - 由于供应链瓶颈、设备短缺和港口拥堵,运费持续高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预计2021年剩余时间和2022年将维持高位 [43] - 美国零售贸易库存销售比为1.09,远低于2019年的1.47平均水平,预计零售商补货趋势将持续至中国农历新年,支撑集装箱运输需求 [4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与Seaspan签订长期租船协议,租赁10艘7000 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2024年完成;还有租赁5艘同类船只的选择权 [8][9] - 赎回全部3.49亿美元的1系列和2系列票据本金,加强资产负债表 [10] - 运营约113艘船只,根据需求调整船只部署策略和扩充船队 [12] - 第二季度推出9条新航线,包括高速优质服务航线,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业务 [14][16] - 与Alibaba延长合作,拓展服务网络,满足客户需求 [17] - 签订绿色LNG燃料船只长期租船协议,约50%运营产能将使用此类船只,成为全球班轮碳强度领导者 [18][19] - 购买新设备,加强在新市场的本地业务,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业务 [20][21] - 与以色列初创公司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工具,优化运营和利润 [22] - 关注并购机会,考虑收购在亚洲内部贸易、越南、泰国和南美等地区有增长潜力的小型航运公司 [5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环境可持续,预计2021年下半年市场状况将持续良好,甚至可能延续至2022年 [50] - 行业供应需求基本面积极,但港口拥堵和运营限制可能持续,部分抵消2023年新增运力影响 [41][42] 其他重要信息 - 9月将分发5月宣布的每股2美元特别股息;2022年将根据董事会批准,分发2021年净利润的30% - 50%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1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载货量和每TEU运费预期是多少? - 第三和第四季度预计每季度载货量略低于100万TEU;运费受供需和拥堵影响,美国需求强劲推动运费上涨 [53][54] 问题2: 目前113艘船只的TEU总运力是多少?是否有收购新航线或小型班轮公司的计划? - 新增船只多为巴拿马型,10艘新增船只约增加5万TEU运力;公司会考虑所有机会,包括并购,关注亚洲内部贸易、越南、泰国和南美市场 [55][56][57] 问题3: 公司将如何使用现金?是否有股票回购计划? - 资金分配方向包括投资集装箱和设备、与Seaspan的长期租船协议、偿还债务、寻找并购机会和向股东返还资本,股票回购等都在考虑范围内 [58][59][60][61][62] 问题4: 新造集装箱交付是否会缓解港口拥堵? - 目前公司船只和集装箱数量充足,但终端拥堵严重,供应链敏感,问题复杂,难以通过增加船只或集装箱解决,拥堵问题将持续 [64][66][67][68] 问题5: 美国港口是否有应对拥堵的措施? - 美国有扩大和延长码头容量的举措,但不会立即见效 [69][70] 问题6: 董事会决定2022年股息支付比例(30% - 50%)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 管理层和董事会将根据未来情况发展和是否有并购机会等因素做出最终决定 [71][72] 问题7: 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及以后的有效税率是多少? - 2021年全年有效税率为15% - 16%,2022年将按以色列税率23%执行 [73][74][75][76] 问题8: 与第二季度相比,目前运费和载货量情况如何?哪些地区载货量增长强劲? - 运费呈上升趋势,各运营地区均有积极势头,特别是跨太平洋航线;载货量增长主要来自跨太平洋、亚洲内部贸易(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亚洲到非洲东海岸航线 [78][79] 问题9: 跨太平洋航线目前的预订窗口和能见度如何? - 跨太平洋航线目前有未来三个月的良好能见度,亚洲到美国东海岸航线有77天的周转时间,预订窗口为四到五天,能见度可至第四季度中期,短航线如亚洲内部贸易能见度较差 [80] 问题10: 跨太平洋航线目前和两年前(2019年)的运输时间分别是多少?从中国工厂到加州中心运输一个集装箱需要多长时间? - 亚洲到美国东海岸航线理论运输时间仍为77天,亚洲到美国西海岸快速服务航线为35天;受拥堵影响,实际运输时间比理论时间长约20% [83][84] 问题11: 运输时间增加20%是由港口条件、集装箱未按时到达还是码头生产率等因素导致的? - 主要是港口拥堵导致,公司已采取措施增加集装箱数量,但码头生产率和新冠疫情影响无法控制 [85] 问题12: 如何应对船只长期租赁期限问题?如何缩小即期和合同运费差距? - 跨太平洋航线合同季从5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六个月后将与客户讨论合同,会根据行业未来预期制定策略,同时重视与客户的长期关系 [86][87] 问题13: 目前网络中合同运费的价差是多少? - 价差因航线和周次而异,但公司更注重履行与客户的合同承诺,维护长期关系 [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