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策刺激Q4行业高景气,关注智能化龙头华为系小鹏
华为·2025-02-08 20: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自动驾驶、智能车、汽车零部件、报款车、汽车座椅 - 公司:比亚迪、长安、小鹏汽车、华阳集团、德塞西威、均胜电子、沪光股份、瑞鹄模具、旭升集团、拓普集团、新泉股份、行动科技、积峰股份、上海延浦、天振资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自动驾驶行业 - 核心观点:2024 - 2025年策略是all - in自动驾驶,行业处于早期且趋势在加速 [1][2][5] - 论据: - 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与AI和Deep - Seek密切相关,能力以每年十倍提升,有质的飞跃,国内过了VC1未过VC2,接近V3,性能从可用到接近好用 [2][3] - 技术升级使自驾成本下降超50%,从五六万降至两万以内,推动渗透率提升,高阶制造功能渗透率2025年突破10%,未来两到三年从10%提升到40% - 50% [3][4] - Deep - Seek在自动驾驶领域逻辑与HII领域匹配,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加速渗透率提升的两大核心推动力 [7][10] 整车公司 - 比亚迪: - 核心观点:四季度受点五技术推动插混车销量提升,2025年高阶智驾大规模上车,有多种车型策略,第二代刀片电池上车提升竞争力 [30][31][34] - 论据:点五技术二季度末推出后,三四季度插混车销量同比持续提升;2025年秦、汉、唐等车型可能选配高阶智驾方案,老款车型有降价或加量不加价策略;第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5%,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 [30][31][34] - 长安: - 核心观点:四季度销量环比增长好,深蓝和阿维塔有销量目标和增长潜力,M9和N8有竞争力 [35][36][38] - 论据:起源、阿维塔和深蓝销量环比明显增长;深蓝销量目标相比去年翻倍,阿维塔明年销量目标翻倍,推出Avita06预计带来销量增量;M9预计今年达一万五左右,N8有望达两万左右 [35][36][38] - 小鹏汽车: - 核心观点:2024年Q4销量和股价亮眼,2025年有望盈利,有多款潜力车型,核心经营能力强 [45][46][47] - 论据:2024年Q4交付量约九万一千辆,全年收入预计四百亿以上;2025年交付量有望接近五十万,收入九百到一千亿并迎来收支平衡和利润拐点;G7、P8、G01等车型有爆款潜力;可支持纯视觉程序高阶自驾,将自驾功能标配提升竞争力 [45][46][47][48] 零部件公司 - 华阳集团: - 核心观点:Q4配套销量收入超预期,2025年收入和利润有不错增速 [49][50][52] - 论据:业务覆盖座舱中控、抬头显示等,Q4深蓝S05等车型销量好;2025年中控业务维持,座舱预控产品出货量和收入翻倍,HOD和数字声学有增长,预计收入130亿以上,净利润九到十个亿 [49][50][52] - 德塞西威: - 核心观点:未来前景好,业绩有望维持30% - 40%增速 [52][53] - 论据:是智能化领域国内龙头,配套国内头部车企,高阶智驾渗透率增长,支架相关配置量增长可观 [52][53] - 均胜电子: - 核心观点:业绩有不错表现,未来成长性好,估值便宜 [54][55][56] - 论据:业务包括座舱和汽车安全功能件、汽车电子,优化利润率目标在落地;拿到国内自主头部新势力百万辆车车身预控定点,布局无线充电和机器人业务 [54][55][56] 报款车公司 - 沪光股份: - 核心观点:业绩增长确定性高,有竞争力和大客户,赛道空间大 [59][60][62] - 论据:主要大客户有3D4、理想、特斯拉等,2025年核心看点是M8配套线束;未来乐道16单车价值量有望达5000左右;预计2025年经营利润达七个亿,经营利润率接近10% [59][60][62] - 瑞鹄模具: - 核心观点: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大客户结构好,有新增长曲线 [63][64][65] - 论据:汽车零部件客户单带来增长,R7和S7增程款贡献增量;铝合金高压铸造和重压业务稳定增长,模具毛利率提升;布局机器人产业化,有望改变收入结构 [63][64][65] 汽车座椅公司 - 积峰股份: - 核心观点:有望成长为全球化平台性座椅龙头 [73][74] - 论据:2024年亏损因非经常性事件,利空逐渐缓释;乘用车座椅定点稳步推进,拓展智能座舱业务且已扭亏为盈 [73][74] - 上海延浦: - 核心观点:有望在乘车座椅赛道破局,驱动估值体系重构 [75][76][77] - 论据:是国内汽车座椅细分龙头,拓展铁路业务;2024年为多款爆款车提供座椅,拿到多个座椅总成定点;预计2025年营收31亿元,净利润2.07亿元,净利率提升到6.6% [75][76][7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四季度汽车行业内需受渔人换运政策刺激增长多,出口虽受海外关税影响但增速仍好于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团体大幅增长 [19][20] - 政府积极推动移动环境政策落地,2025年地方政府政策预计拉动一千万左右更新水平 [25][26] - 智能化2024年是元年,2025年加速渗透,高阶智驾需在主流价位降本加速渗透,比亚迪和小鹏推动作用大 [2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