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体会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的行业有房地产、科技(AI、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等)、消费、基建、光伏、钢铁、化工、机器人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宏观经济目标 - 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体现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要求;CPI目标从3%下调至2%,是更关切实际、重视价格问题的积极信号,体现对总量和需求端的关注,也反映政策对宏观总体运行相关领域价格的高度重视 [2][5] - 2024年完成5%的增长目标付出艰苦努力,对应2025年的目标更多体现对总量和需求端的关注,且政策制定会考虑金融市场和房价的反馈 [5][6][7] 2. 货币政策 - 从总量和结构看今年都会有积极变化,事实降准降息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会持续发生,但操作时间点取决于宏观运行、外部压力和国内新价格体系的关注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涵盖内容更丰富,对地产端支持持续存在,报告还提到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 [9] 3. 财政政策 - 财政赤字提升近1.6万亿,符合市场预期,但投资者对增量用途有困惑,需关注后续财政收支预算报告 [10] - 非税收入增长压力大,赤字空间给了收入端下降的余力;支出端总量增长约1.2万亿,财政结构工具使用较多,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约11.86万亿,占GDP比重约8.4%,比2024年提高1.7个百分点 [11] 4. 宏观经济运行判断 - 开年1 - 2月宏观经济景气不错,有政策落地支持和短期因素影响,如金价上涨带动黄金珠宝首饰销售、银行对降息和化债加速置换的预期使信贷投放靠前 [12] - 今年一季度GDP增速预计在5.1 - 5.3之间,二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可能加大,内需因短期因素消失有边际回落,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目前关税已生效20个百分点,对出口的拖累在三四月份开始体现 [13] 5. 物价与股债市场 - 过去几年经济承压体现在物价上,名义经济增速较弱,导致股票市场压力大、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股票市场内部高股息和主题类投资受青睐 [15] - 民意经济恢复会使债券收益率走高、债市转熊、股市走牛,股票市场内部应做多顺周期 [16] 6. 去杠杆与稳杠杆 - 房地产方面,通过因城施策放松限购、推动城中村和微旧房改造等措施使房价回稳,居民端愿意为房地产加杠杆,货币化安置能拉动房价,此次政策对经济恢复和顺周期改善有帮助 [18][19][20] - 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大幅缓解,城投出引债清单退平台后重新具备加杠杆空间,财政扩张能力不弱,从需求端带动物价合理回升 [22][23][24] 7. 供给端与产业政策 - 供给端抓手在能耗,单位GDP能耗目标值回到2021年的3%水平,可淘汰落后产能,缓解行业供需矛盾 [24] - 科技创新领域受重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巨神智能AI、量子科技、生物制造、6G等发展前景好,改革类措施继续推进,包括央国企、统一大市场以及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25] 8. 外部形势与应对措施 - 特朗普回归使外部形势变化更快、幅度更高,目前特朗普政策重心在国内及边境、盟友、俄乌等问题上,但二季度可能重点对华开展博弈,不确定性可能进一步提升 [27][29][30] - 特朗普已对华额外加征20%关税,单季度出口有3.3个百分点的拖累,换算到GDP约有0.36个百分点的影响,政策部署考虑了外部风险,强调宏观政策能早则早 [33] - 应对外部风险的措施包括大力鼓励外商投资,重点开放服务业;继续围绕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结合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微美民生项目 [34] 9. 板块投资机会 - 看好房地产板块投资机会,认为其会有较大估值修复 [36] - 科技板块如AI、巨神智能、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是好的投资方向,消费类恢复情况不一,基建板块有修复,工程机械等需求有改善 [39][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月20号国务院召开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主题学习会,上海财经大学的校长刘元春教授强调要关注宏观经济反映价格状态的GDP平减指数、金融价格指数以及房价变化,定义更广义的宏观价格指数 [6] 2. 特别国债促消费资金规模去年是1500亿,今年是3000亿,规模直接翻倍 [42] 3. 货币政策需配合国内加杠杆情况使用,避免中美利差拉大、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