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系列基础设施篇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低空经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端变化 - 国家层面 - 顶层架构完善:12月底低空经济司成立,围绕低空性网链及基础设施开展工作[3] - 空域管理制度改革:2023年底新办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为低空空域管理放开提供制度保障;2024年改革迈入实质落地阶段,空军支持五省机构改革和深圳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中央空防委将在多地开展相关工作[3] - 财政支持:去年12月专项债新政将低空经济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纳入地方专项债券资本金范围;今年1月相关指导文件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新生产力,当前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超千亿元[4] - 地方层面:超50个省市地区发布低空经济相关行动或实施方案,多地明确产业规模目标,如广东、江西等省,且多地明确基础设施阶段性目标[5] 产业端变化 - 对去年低空经济领域一级以上公开招投标项目不完全统计,预算金额超120亿元,基建相关项目为主,如湖北云州经开区、广东深圳、四川等地项目[6] 低空基础设施三大赛道 - 起降场 - 建设原因:低空飞行特性与传统航空不同,传统基础设施无法满足需求[7] - 投入预测:到2035年通用机场和各类低空起降平台总投入达1.8万亿元,小型起降点单价约40万元,中型约1600万元,大型起降枢纽约3700万元[8] - 案例:深圳预计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2025年建成658个,2026年建成513个,2025年起降点个数同比增速达136%,2026年达45%;还将新增5G通信基站8000个、通感基站500个[9] - 关注公司:建议关注设计规划类公司,如深圳交、隋昭科、华社集团等,它们在区域资源和经验上有优势,中标项目单价有百万级和超千万级[10][11][12] - 低空支联网(系统层面) - 空管系统:与民航空管技术同源,但低空复杂度高、飞行量提升,对系统承载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推荐莱斯信息,其为民航空管国产化龙头,市占率约42%,拥有莱斯天幕产品,在多地有项目落地,且产品与DeFi深度融合[13][14][15] - 低空数据服务领域:国家推进数据在低空场景应用,产业层面低空数据服务商为多方角色提供支持;推荐新竹地空云、标记星辰科技,前者有低空全要素大数据服务产品,后者构建数据服务核心能力[16][17] - 通道间(通信、导航、监视) - 通信:当前低空以视距和WiFi通讯为主,未来大概率以5G网络为主,国内运营商积极推进相关布局[18][19] - 监视:未来低空感知网将采用雷达、光电、ADS - B、5GA等多种技术融合模式,建议关注ABSD和雷达,推荐四川九州、国二科技、女大们等公司[19][20][21] - 导航:未来以北斗高精度为主,融合辅助定位手段实现高精度定位导航体系,推荐华策导航、海格通信、北岛巡通等公司[22][23] 投资建议与前景 - 前景:短期全国两会对新生产力高度重视持续,中长期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2023年产业规模约5000亿元,2026年将突破1万亿元[24] - 风险:空域放开不及预期会限制低空行业运营范围和商业化进程;技术迭代不利会阻碍产业应用场景拓展和市场发展[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圳在低空基础设施规划中,除起降点建设外,还将新增5G通信基站8000个、通感基站500个以实现通信感知覆盖[9] - 莱斯信息在两会前就布局低空经济,2023年中标低空飞行服务法征验证平台项目,2024年初中标安徽省标杆项目,且与20个省市地区密切合作[14][15] - 北岛巡通表示在国内工业及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