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服行业:讲透AI和人力资源
2025-03-07 15:4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人力资源行业 [1][2][3][5] - 公司:万福、FESCO、群核科技(原名酷家乐)、前程无忧、人福医药类公司 [7][9][13][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AI 技术在人力资源行业的渗透现状与发展策略:AI 技术在人力资源行业渗透处于早期阶段,但行业对新技术接受度较高,企业普遍采取稳健策略,逐步接入公网大模型提升业务能力,首轮应用集中在办公日常推广 [2][5]。论据为大模型迭代速度快,企业投入需谨慎,如每隔三个月大模型可能有新突破 [5]。 - AI 对人力资源行业不同阶段的影响 - 短期:在培训、HR 共享服务中心和招聘等核心场景有显著效果,如培训中帮助药企或零售企业处理新品介绍和考试提高 HR 团队效率,HR 共享服务中心提高客服效率、自动生成订单模板,招聘中辅助简历搜索等环节,但未完全达到降本效果,多数企业处于提效阶段 [2][3]。 - 中期:人机协同成主题,AI 在某些节点与顾问协同工作提高整体效率 [2][3][4]。 - 长期:生成式 AI 赋能服务性企业,使标准化服务规模化输出,对服务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利好 [4]。 - AI 对不同业务的影响 - 代理和薪酬福利业务:代理业务中轻咨询服务涉及私域知识,需领域特定模型结合公网大模型和私域知识解决,不会被通用大模型取代;薪酬管理引入 AI 可优化产品,提高非头部大型 SaaS 公司竞争力 [7]。 - 猎头和灵活用工业务:短期内不被颠覆,服务体验提升,大语言模型提升筛选效率,有助于人岗匹配,人机结合提升服务规模化 [7][8]。 - AI 对个性化招聘业务的影响:AI 能提升个性化招聘业务及其商业价值,使专业门槛高的岗位实现规模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人力资源赛道将诞生新商业模式,端到端的人力资源 AI 服务有潜力 [9]。 - AI 对人力资源企业岗位和格局的影响 - 岗位影响:短期内减少部分低端岗位,2030 年前后转折点后增加新岗位,基础岗位员工转移到复合岗位,不会大规模失业 [11][12]。 - 格局影响:综合性人力资源企业稳定性高,互联网基因的人力资源企业风险大,未来可能出现 AI native 企业冲击传统大型公司 [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人力资源行业以降本为主,可能看到组织结构调整实现降本目标 [6]。 - 大模型技术相对成本低,场景识别前无需大规模研发投入,更多是在运营上赋能员工 AI 认知 [15]。 - 关注通过公告、会议或内部竞赛推动员工认知提升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更有潜力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