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 - 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用友、vivo、Salesforce、Kingsoft Office、HONOR、联想、Apple、Samsung、OpenAI、上海高等研究院、比亚迪、Fujitsu、ADT、Yusys、恒生电子、Guotai Epoint Software、Supcon、SIE、Digiwin、明源云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人工智能代理发展阶段 - 观点:中国大语言模型(LLM)发展进入推理主导阶段,AI代理产品推出将增加,能力和用户采用率将提升 [1] - 论据:DeepSeek - R1强调迭代解决问题能力且成本效益高,通用AI代理Manus近期推出,与微软关于AI投资受实际应用需求驱动的观点相呼应,且AI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性能快速发展 中国AI代理的参与者类型 - 观点:中国有四类主要公司推动AI代理发展 [2] - 论据: - 互联网/科技巨头专注通用AI代理并融入其大生态,如百度搜索启用AI代理,阿里巴巴和百度推出代理构建平台 - 拥有大量企业客户的软件公司将AI代理嵌入产品套件,如用友的招聘管理解决方案 - 个人设备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推出类似AI代理的智能助手功能,如vivo - 其他参与者如AI初创公司和垂直领域领导者专注技术创新和特定行业用例 美国AI代理发展趋势 - 观点:美国AI代理发展呈现特定趋势,虽采用意愿强但规模化需时间 [3] - 论据: - 早期用例主要集中在涉及文本/人力密集型工作流或流程自动化领域,如编码和客户服务 - 技术路径上,除后端API集成开发的AI代理外,新兴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代理出现,如OpenAI新推出的AI代理Operator - UBS Evidence Lab的美国企业调查显示,企业对AI采用持积极态度,但仅11%的组织大规模投入生产,原因是缺乏杀手级用例和明确投资回报率,如Salesforce的Agentforce预计2025年营收有限 AI代理的投资机会 - 观点:AI代理处于早期阶段,特定用例和行业有投资机会 [4] - 论据: - 具有明确工作流的用例有助于提高AI代理渗透率,如客户服务、编码 - 高价值和特定专业知识的行业有更大商业化潜力,如法律、金融 - 近期投资者关注中国软件行业,长期看好拥有大量粘性用户、丰富计算资源、数据和综合生态系统的科技巨头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风险提示 - 中国互联网行业:包括竞争格局演变和加剧、技术和用户需求快速变化、货币化不确定、流量获取和推广成本上升、IT系统维护、国际市场拓展、市场情绪不利变化、监管变化等风险 [18] - 腾讯:除上述互联网行业风险外,还包括新业务执行、投资公司和业务整合、知识产权侵权、关键管理离职等风险 [19] 估值方法 中国互联网行业估值方法包括分部加总法(SOTP)分析 [18] 评级定义 - 12个月评级:买入(FSR高于MRA超过6%)、中性(FSR在MRA的 - 6%至6%之间)、卖出(FSR低于MRA超过6%) - 短期评级:买入(预计股价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上涨)、卖出(预计股价在评级分配后三个月内因特定催化剂或事件下跌) [24] 全球各地区分发说明 详细说明了报告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情况、适用对象、监管要求等信息,如美国、英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64][90][92]
中国AI 智能体 ——AI 应用的前沿领域
2025-03-10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