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美股市场、中国资产(主要是港股)、欧洲市场、新兴市场等行业和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股近期下跌原因 - 疲软经济数据强化衰退叙事,1月ISM制造业PMI从50.9降至2月50.3,低于预期50.5,新订单和就业数据收缩,2月ADP小非农就业人数不及预期,2025年Q1实际GDP增长预测从正2.3%大幅下调至负2.8%[2][4] - 关税冲击延续,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后减免部分但增加市场不确定性[4][5] - 特朗普政府不再核心关注股市涨跌,使美股短期进入调整阶段[2][5] - 未来美股走势 - 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三周回调近10%,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稳健,但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偏缓、关税政策不确定,美股仍脆弱,易受基本面或政策扰动[2][6] - 中国资产重估趋势 - 中国资产重估趋势扩大,港股突破三年新高,在全球风险资产中YTD涨幅20.8%领涨全球 - 原因一是美国安全性降低,资金流入低估值市场避险;二是港股上涨动能从科技行业扩散至金融、消费、医疗保健等其他行业[7] - 海外投资者看法 - 对美股:认为科技股拥挤度降低,资金在美国内部轮动,从科技转向防御或消费类股票,若经济数据走弱或特朗普采取超预期措施,美股可能进一步回调,部分投资者增持应用方向科技股[8] - 对港股:略微谨慎乐观,认为恒生科技指数可能回调,但看好中国资产长期趋势[8] - 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态度 - 短期资金:基于经济和估值考虑,部分资金去年底到今年1月提前埋伏,首次触及高点获利了结,部分在民企座谈会后进场,策略以2到3周为主,近期科技股回调因海外基金卖出[9] - 长期资金:受地缘政治风险和决策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市场需足够便宜且经济数据良好时,长线资金才会进入[10][11] - 通胀数据影响 - CPI和PPI数据对海外投资者重要,若通胀数据持续不佳,可能引发卖出,若中美经贸继续购买商品,可能造成供给端冲击使PPI持续时间超预期[12] - 恒生科技指数压力 - 从科技估值和海外资金行为看,恒生科技指数面临短期回调压力,但从全年维度,企业盈利端改善时目前估值不算高[13] - 全球资金配置影响 - 部分资金流向欧洲,因财政刺激计划带来超预期刺激,欧洲有上涨动能且相较美国科技股便宜,对新兴市场和日本也有阶段性关注[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最近一周发达市场资产下跌,MSCI发达市场指数下跌1.7%,新兴市场上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接近3%,中国资产涨幅显著,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连续三周下跌,本周纳斯达克指数领跌美国资产[3] - 上一次纳斯达克指数类似大幅回调在2024年7月,当时是由于美国衰退叙事以及日本央行加息等因素[6]
中美资产重估叙事到哪了?
2025-03-11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