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银行业 公司:农商行、国股大行、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农商行买债行为规律:信贷投放在 3、6、9 月较多,1、12 月信贷投放和债券购买量少,5、8 月居中;债券净买入在 2、4、7、10 月较大,但受利率债供给和监管因素影响,每年曲线不同,如 2024 年 7 月未达高峰,8 月净买入量大[2] - 农商行成为二级市场重要买债角色的原因:负债端稳定充沛;国股大行业务下沉挤压农商行业务空间,负债端资金难有效投放;一级市场处于劣势,国有大行是主承销商[3] - 农商行券种选择偏好:不太偏好信用债,因资本占用使综合收益率低,如 2024 年末中短票信用评级公司最终综合收益不到 0.5 个点;偏好利率类国开、地方政府一般及专项债,最偏好国债,因其免税且无资本占用,综合收益最高;地方政府专项或一般类活跃度提高时会积极参与[4] - 2025 年农商行业务展望:国股大行业务下沉继续挤压业务空间,依赖二级市场买入;利率类供给稳定或增加及监管支持推动配备节奏与策略优化;地方政府专项与一般类活跃度提升促使其积极参与,优化收益结构[5] - 农商行选择国开债和国债的收益税务考量:国开债不缴增值税,但缴 25%所得税,综合收益率比国债低 30 - 40 个基点[6] - 同业存单在农商行投资组合中的地位:综合收益率不及同期限国债和国开债,但高于双金债和中票,供给量大且流动性好,2024 年第三季度农商行买入量大,因大型商业银行发行量大[7] - 农商行在信用债市场的表现:净买入量低,因信用债资本占用影响资本充足率,难成信用债市场稳定器;地方政府债行情变化时可能参与,因其二级市场供应有限[8] - 农商行利率产品配置策略:采取哑铃型策略,倾向配置小于一年和 7 - 10 年区间,中间期限配比少;十年期国债净买入量大,三十年期国债自 2023 年下半年起无明显增配,受监管指导和自身风险控制影响[9] - 监管层面对农商行配资行为的影响:信贷投放小月增加买入;各券种收益影响决策;监管指导使农商行采取谨慎投资策略,买卖行为更多出于稳健经营考虑[10] - 基金与农商行业务操作方式差异:基金负债端不稳定,倾向右侧交易;农商行负债端稳定,倾向左侧交易,两种方式基于负债端特点选择,亏损幅度有差异[11] - 2025 年农商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策略:是市场主要买债力量;重视资本利得,负债端成本 2.16%,债券收益率 1.8%左右,需资本利得弥补差额;同业存单配置增加,国股大行为承接地方债务主动负债,使其成优质资产;对行情把握要求提高,近期大幅加仓证金债反映流动性需求和监管要求;可关注证金贷操作行为替代国债数据预测市场,证金贷综合收益率比国债低约 30BP,但考虑多因素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设定技术指标预测边际效用,相关系数高于 20%预判明确,结合净买入量变化及拐点分析判断走势[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居民存款是被动负债,国有行和农商行主动负债体量较大,可从股份行和城商行发售商业金库债数据印证[3] - 十年期证金贷久期较长且受 97 事件影响,收益率表现不错[13]
长江固收 低利率时代,农商行如何配债?
2025-03-11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