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生猪展望:东北生猪行业情况
2025-03-12 15:5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东北地区(主要是辽宁省)生猪养殖行业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涉及动保企业、饲料企业、集团化养殖场等相关主体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现状与变化 - 辽宁省生猪市场经历显著变化,疫情后母猪存栏恢复至30万头左右,主要靠大规模养殖场扩产,小规模养殖户减少,小猪价格高抑制放养数量增长[1][3] - 2025年1 - 2月东北地区疫苗产品销售同比下降约30%,去年辽宁疫情致母猪存栏下滑,目前母猪数量减少,肉猪和放养比例增加[2] - 辽宁省肥猪外购比例从2021年的5%左右升至目前的20%,每年外购约380万头,来源广泛[22] 2. 价格与盈利情况 - 当前辽宁省小猪价格约420元/头(7公斤),肥猪价格6.8 - 7元/斤,因饲料成本上涨出栏亏损,保本点7.3 - 7.5元/斤,部分情况低至6.5 - 6.8元/斤[1][5] - 未来小猪价格可能从420元左右降至300元左右,因大规模养殖场母猪数量增长,自繁自育小猪成活率高、生产效率提升[1][8] 3. 市场趋势预测 - 未来东北地区生猪市场母猪养殖集中化、放养比例增加,二次育肥增多支撑肥猪价格不低于6.5元/斤[1][6] - 放养模式在辽宁省有望快速发展,饲料企业通过放养推动销售,且盈利性好,小猪和肉成本降低[4][11] - 未来3 - 5年能繁母猪群体减少,但产能增加,每头母猪年均贡献小猪数量提高[36] 4. 养殖挑战与疫病情况 - 辽宁省生猪养殖业面临传染病控制、养殖密度高、冬季生物安全环境控制难等挑战,非洲猪瘟和蓝耳病是主要困扰[4][10] - 去年冬天东北地区疫病严峻,非洲猪瘟9 - 12月高发,腹泻问题严重,与寒冷气候有关[17] - 去年非洲猪瘟与前几年基本持平,流行性腹泻减轻,蓝耳病难控制,养殖户习惯周期性疾病爆发[18] 5. 不同规模养殖场情况 - 辽宁省集团化养殖场母猪存栏占比从2021年的25%左右增长到2024年的60%左右,大户基本稳定,散户从60% - 70%降至25% - 30%[20][21] - 辽宁省22家千头以上大型养殖场80%专注母猪饲养,20%自繁自养[23] 6. 养殖模式对比 - 放养模式成本相对较低,无母猪损失,总成本可估算,集团厂成本因建筑折旧等难以估量且高于6.5元/斤[25][26] - 辽宁省放养模式由个人承担费用,成本高于山东,山东资源整合更好[27] - 二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放养有中介或龙头企业承担风险[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辽宁省今年预计出栏量1700 - 1900万头,虽受疫情影响,但未来仍有输出能力[1][7] 2. 辽宁省代养模式逐步兴起但未全面普及,仔猪外采来自多地,黑龙江和吉林占比高[24] 3. 东北地区从国内大型龙头企业采购猪苗供应不稳定,企业会寻找与大户合作模式[33] 4. 东北地区养殖成本因气候寒冷高于南方,但饲料成本低等因素使猪价全国最低[33][34] 5. 非洲猪瘟防控依赖生物安全和日常管理,发生疫情全部扑杀损失巨大[35] 6. 东北地区放养模式疫情防控表现较好,主要风险来自运输环节,两点式养殖可减少风险[37] 7. 公司2025年销售目标比2024年增长20%,虽1 - 2月销售下降30%,但全年目标有望实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