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农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粮食产量与政策:2024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达 1.4 万亿斤,人均产量超世界平均,口粮自给率超 95%,但饲料粮依赖进口;2025 年粮食产量目标 1.4 万亿斤左右,强调稳定面积、提升单产和品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种植面积 17.5 亿亩左右,实施新一轮千亿产能提升计划[1][3] - 土地政策: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推进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开展退化耕地治理,包括东北黑土地寝室沟和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有序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 30 年试点并扩大范围[4] - 种粮支持政策: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级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解决“粮财倒挂”问题;从去年开始增加储备并合理安排进口维持价格稳定[5] - 种业振兴: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方案,2025 年是实施第五年,按计划推进;发挥南繁硅谷等平台作用,加快攻克突破性品种,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预计推广速度提升[6][7] - 畜牧业与渔业:2025 年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扶持畜牧业、渔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监控,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奶业养殖一体化发展[7][8] - 农业科技:2024 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3%以上,高端农机等技术广泛应用,但存在短板;政府强调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和科技成果,推进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9] - 新质生产力:关键是凝聚先进要素,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重点推动传统种植养殖业转型升级,兼顾新兴产业,包括产业组织和业务模式创新,以及人工淀粉合成、低空经济应用等新方向[10][11] - 农机装备升级:近年来农机装备升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未来需进一步推进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和多元化需求;一号文件提出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新技术应用场景,催生新农业方向[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今年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土地政策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旅游发展等内容,对提升农村经济水平有重要意义[13]
中泰农业|两会谈农业
2025-03-12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