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计算机、海上能源(深远离岸风电)、军工、机械、油气开采 - 公司:商丞科技、中科院星图公司、中国信达公司、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中海达、光谷科技、北斗星通、国盾量子、东方电缆、亚星锚链、明阳智能、深海科技公司、西部超导、百奥泰、西部材料、金天钛业、湘电、海兰信、中国海防、中航成飞、中科凯讯、中集集团、中石油工程公司、神开股份、迪维尔、时代电气、巨力索具、中创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展深海科技的原因:需求端包括资源、高端制造产业和生态安全,深海有丰富战略性资源,可缓解陆地资源枯竭,保障能源安全,推动高端制造产业链升级,且深海环境影响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供给端是中国近年生产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如“奋斗者号”深潜记录、南京超深水钻井平台作业记录、钛合金材料技术等[2][3] - 深海科技核心领域:融合多学科,核心范畴有探测与潜水技术、深海通信与材料、新型基础设施、资源开发应用,还涉及智能装备、生态监测及国防安全等应用领域[4] - 计算机行业角色:在深海科技中扮演核心配套支撑角色,通过数字孪生和模拟仿真技术加速研发进程、降低成本,如商丞科技的军工辅助仿真软件和“天工开物”AI平台[5] - 深海通信技术:面临水下信号传输挑战,产业链分有线(光纤、电缆)和无线(声波、光波、电磁波)通信方式,不同方式有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涉及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多家企业[9] - 深远离岸风电发展:与近岸风电差异大,对产业链要求更高,需提升主缆电压等级,东方电缆在500kV交流主缆订单表现突出,未来趋势是柔性直流输电海缆和脐带缆[10][11] - 海底风机基础设施趋势:水深不同使用不同设施,固定式风机将被大功率漂浮式风机取代,亚星锚链在深海锚链生产有优势,明阳智能在漂浮式风机领域有项目经验[12] - 海上风电项目现状与预期:目前主要开发近岸项目,深圳等六省份21GW示范项目在审批中,预计2025年获批,2026 - 2027年完成安装[13] - 深海机器人技术前景:在水下勘探、维护和环境监测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深海科技公司已有相关研发和工程销售[14] - 钛合金材料需求:在军工和机械行业需求迫切,超1000米深度优势明显,未来3 - 5年需求量预计显著增长,可关注西部超导等企业[15] - 水下动力系统:采用电力推进,湘电研发水下电机技术实力和先发优势明显,市值小、利润弹性大的企业如西部材料更具投资潜力[16] - 深海科技涵盖方面:包括深海探测、资源开发、海工装备、军工设备,信息技术存在短板,需建设立体观测网[19] - 中国深海开发进展:深海进入取得显著进展,但探测技术不足,油气和风电开发有一定成就,全球未形成成熟矿产开发模式[20] - 深海经济增加值:2024年与深海相关经济增加值超1.2万亿元,包括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电力业等[21] - 全球立体观测网投入: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建设立体观测网均有较大投入[22] - 海底观测网投资:投资周期长,日本、美国有较大投入,中国也有相关投入,海兰信获7亿元国家海底观测网订单[23] - 中国海底观测领域国产化率:关键电子元器件等环节国产化率较低,军工领域有成长空间,涉及中国海防等企业[24] - 中国油气开采领域现状:70%海洋资源在深水区,44%油气资源来自深水区,中国深海油田少,市场规模近2000亿元,300米以下深水区可自主开发装备,超1500米依赖进口[25] - 油气开采领域企业:总包商中集集团和中石油工程公司在浅水区有优势,关键零部件领域神开股份等企业在实现国产替代方面有潜力[26] - 深海科技对南海争端影响:深海科技涉及技术应用,实现南海经济活动可宣示主权,中国需提升自主研发能力[27] - 军工领域企业:涉及声纳等重要元器件,国产化率低但市场成长空间大,中国防务等企业有国产替代属性[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海定义:海洋工程与资源勘探领域超500米水深为深海,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超200米为深海,可认为200米左右水深属深海范畴[18]
两会首提深海科技,万亿赛道投资机会深度解析
2025-03-24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