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固收 2025年二永债,供需怎么看?
2025-03-25 11:07

纪要涉及的行业 金融行业中的银行业,具体聚焦于二级资本债(二永债)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5年二永债市场供需影响因素 - 核心观点:2025年二永债市场供需受资产荒和负债荒逻辑交错、政策端调整、二永债自身供需问题三个核心变量影响[2] - 论据:2024年以来经济弱复苏,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致银行资产端扩张放缓,被动负债成本低使银行存款对机构吸引力下降,负债端扩展减慢;2024年资本新规及财政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等政策影响银行资本补充逻辑;2025年二永债到期规模约1.2万亿元,叠加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边际变化,供给端压力和市场承接能力成关键[2][3] 二永债发展历程 - 核心观点:二永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受不同因素影响[4] - 论据:2013 - 2017年,市场对工具不熟悉,发行规模小、利率高,后因政策提高流动性使规模增加;2018 - 2019年,受资管新规和信用风险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压力大,股份行发行力度大,央行创设CBS推动永续债起步;2020年至今,政策引导信贷投放,房地产风险暴露,国有大行为满足TLAC要求,城商行发行量上升,24年新规缓解国有大行压力,中小行仍需依赖二永补充[4] 二永债发展历史规律 - 核心观点:二永债发展受政策调整、信用风险事件及银行自身经营状况驱动,政策调整是决定性变量[5] - 论据:政策调整能直接改变银行资本补充需求,如新规降低资产占用或通过流动性工具影响发行成本;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市场情绪或发行主体结构;银行经营状况包括资本水平及信贷扩张速度等因素[5] 中小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情况 - 核心观点:不赎回风险事件后,中小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难度增加,需支付更高议价,2025年二级资本债净融资规模约3800亿元,总发行量约1.6万亿元,股份行和城农商行将成主要融资力量[6] - 论据:市场对银行资本补充需求看法有分歧,但中小银行不赎回风险增加发行难度;国有大行金融资产预计下滑[6] 从银行基本面分析二级资本债供给 - 核心观点:银行基本面分析关注资本消耗速度与内源补充能力平衡,国有大行缓冲空间充足,股份行和城农商行需外部资本补充[7] - 论据:各类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放缓,国有大行从2023年的8.2%降至2024年中的5.5%,农商行从9.1%降至6.3%;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股份行和城农商行距离监管底线缓冲空间仅3到4个百分点[7] 利润对内源性资本补充支撑 - 核心观点:净息差收窄和拨备计提使银行净利润增速偏低,内源性资本补充对中小银行支撑有限[8] - 论据:行业整体净息差降至历史低位1.6%,存款成本难缓解;以某沪农商行为例,利润留存仅能支撑部分风险资产扩张,难覆盖资本需求[8] 国有大行对永续债需求 - 核心观点:财政部特别国债注资和TLAC替代使国有大行对永续债需求减少,25年国有大行业务融资额将下降[9] - 论据:2024年四季度发行1.5万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某国有大行获2000亿注资可减少约3000亿永续债发行需求;24年国有行发行2300亿TLAC券挤压永续债供给区间;25年国有大行业务融资额将从24年的1200亿降至850亿左右[9] 合意模型测算结果 - 核心观点:预测2025年二永债净融资需求约2769亿元,与定性分析结论一致[10] - 论据:假设各类银行合意水平有差异,测算100多家样本数据得出总体样本银行2418亿元缺口,线性外推全行业得出结果[10] 监管批复额度验证供给逻辑 - 核心观点:监管批复额度情况与模型测算及定性分析结果吻合[11][12] - 论据:截至2025年3月,国有大行剩余有效批复额度约1.2万亿元,实际使用效率60% - 70%,对应25年固定收益证券约850亿元;股份与城农商剩余批复额度7000亿元,加上新增9000亿元,全年度可发行规模9000亿元,扣除到期偿还量后整体融资规模2975亿元[11][12] 二永市场资金承接能力 - 核心观点:二永市场表现取决于资金承接能力,不同投资者配置逻辑有变化[14] - 论据:公募基金是主力买入者,通过波段交易和拉长久期获利;银行自营资金配置逻辑复杂,有护持需求和被动选择;银行理财资金受结构性调整影响,降低低资质二永债配置需求;保险机构25年可能阶段性收缩对二永债需求[14][15][17][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 - 2024年公募基金分别净买入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两千多亿和一千多亿,占同期净融资量的30%以上,三年期3A减二级资本债利差波动区间约15 - 55BP,永续债约20 - 60BP,2024年利差曾被压缩至区间下限,2025年初反弹至约40BP[15] - 公募基金相对偏好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发行的二永债,因其日均换手率约1 - 2个点,高于中小银行发行的二永债[16] - 银行自营资金配置二永债受自营投此类债券占比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50%的监管约束[17] - 2024年城农商行在银行理财资金配置二永债中占比下降,反映信用下沉趋势收敛[18] - 投资者2025年应关注公募基金申赎情况和银行理财规模变化判断市场走势,追求稳定收益可选择国有大行及头部股份行业务,承担信用风险可精选强区域经济、资产规模2000亿以上青农商短久期品种并控制持仓比例,交易盘应把握利率波动与利差修复机会并关注国有大行情况[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