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钛行业、军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海洋领域、民用航空领域 - 公司:隆扬电子、安宁股份、龙蟒佰利、攀钢集团、西部超导、宝泰、无锡派克、贵州航宇、三角防务、中航重机、西部材料、宝徕、武船重工、江南造船厂、中船重工 725 所、新材料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钛行业发展情况 - 主要国家产业链角色:美国集中在航空航天领域,研发高温钛合金和航空发动机等;俄罗斯专注深海海洋耐蚀钛合金研发,用于核潜艇;日本因战后限制主要用于民用领域;中国起初服务两弹一星计划,后推广至化工冶金领域,2019 年后军工需求爆发式增长[2] 中国钛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产量增长:最初服务两弹一星计划,2019 年成为军工元年,产量达 17 万吨,预计 2025 年突破 20 万吨,陕西宝鸡成全球重要钛加工中心[3][4] - 需求结构:传统化工及民用领域需求占比 50%,高端化工及装备更新换代需求稳定,船舶、航空等领域需求高速发展[3][5] - 钛白粉地位:2019 年前占 85%市场份额,对价格影响大,现受磷酸铁锂电池带动,利润虽降仍重要[3][6] - 资源依赖:曾高度依赖进口高端钛白粉和金属态原料,现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国产矿利用率,减少依赖[3][7] - 市场预期:2025 年海绵态产量突破 20 万吨,保持 30%以上年度增长,高端与低端原料价差或扩大至两万元以上[3][8][11] - 资源储备:进口量大,国内积极开发新疆哈密等地资源,保障战略储备[3][13] 钛矿价格波动及市场前景 - 价格波动:过去十年经历多次波动,受环保、房地产、疫情、战争等因素影响,目前维持高位运行[10] - 市场前景:未来三到五年,高端海绵钛和零级海绵钛需求持续增长,整体市场稳中有涨[11] 国内外对进口高端原料依赖程度 - 国内:国产化进程加速,依赖程度降低,安宁股份、龙蟒佰利和攀钢集团控制国内市场定价[12] - 国际:全球主要供应商仍掌握话语权,国际市场定价影响未完全消除[12] 中国冶炼能力及资源储备 - 冶炼比例:每年进口约 400 多万吨,自产约 300 多万吨,80%用于生产二氧化钛,15%用于金属态,其余用于电焊条[13] - 资源开发:通过新疆哈密、云南攀枝花西昌等地开发新资源储备,新疆哈密成新开采重点[13] 海绵钛生产 - 成本因素:高耗能,电价占成本约三分之一,矿石低成本和稳定电力供应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14][15] 全球钛矿供给趋势 - 供应来源:向非洲发展,澳大利亚资源枯竭,肯尼亚有全球最大钛铁矿床,印度南部有滨海沙矿,北美产量较少[16] 主要企业布局 - 国际企业:力拓集团在澳大利亚、莫桑比克等地采矿,艾璐卡、特诺化学等扩展海外业务[17] - 国内企业:龙蟒佰利、攀钢集团等国内外开发资源,龙蟒佰利 2024 年产量 150 万吨,攀钢集团 50 万吨,安宁股份全部外销[17][18] 军工行业对高端金属材料需求 - 需求变化:冷战后期及俄乌冲突期间需求激增,现部分被低成本替代品取代,未来六代机等需求稳定增长,全钛合金深潜器等需求爆发式增长[19] 航空航天领域对金属材料需求 - 航空领域:每架战斗机需 30 吨左右毛坯料,航母配备舰载机需求大,2025 年起稳定增长[20] - 船舶领域:全钛合金深潜器等每年新增 3 万吨以上需求[20] - 航天与超导领域:预计增长率超过 50%[20] 军工战机需求 - 国内需求:因台海局势紧张,新材料开始批量生产,陈飞公司预计生产多种战机,航母、深潜器、单兵作战系统需求增长[21][22] - 国际需求:美国、日本、俄罗斯需求各有特点,美国需求稳定,日本部分出口,俄罗斯产能增加[22] 国内外军工领域对钛材需求变化 - 国内:反腐和转型后订单下半年恢复增长,无人机等替代部分高成本材料[23] - 国际:美国控制供应链,俄罗斯在航空零部件制造中占重要地位,全球高端领域依赖其产品[23][24] 中国军工领域钛材料需求增长 - 需求增长:从防守转向进攻,新武器型号定型,舰艇、舰载机、运输机等需求增加,C919 部分关键材料依赖进口[25][26] 中国民用航空领域进口钛材料原因 - 技术差距:大型民用飞机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中国在高精度结构件和发动机方面与国外有差距[27] 波音和空客供应链情况 - 供应变化:减少对俄罗斯依赖,中国宝徕等企业弥补部分缺口,主要从日本、欧洲采购[28] 全球钛材需求及产能分布 - 产能分布:美国和俄罗斯产能稳定,中国 2024 年产量 17 万吨,2025 年预计增产 30%以上[29] 国际市场对钛材需求变化 - 需求特点:相对稳定,各国应用领域不同,俄乌战争使美俄消耗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30] 中国战机生产供应 - 企业垄断:西部超导和宝泰垄断 90%以上份额,七家上市公司参与下游加工[31] 国内企业参与军工转型情况 - 转型难度:内资企业难以进入,行业有内部保护机制,维持价格体系稳定,材料成本占比低[32] 钛材在军机和民用航空中的应用比例 - 应用比例:在飞机主结构中占比较高,发动机中较少,未来超高音速飞行器中占结构材料约 40%[33] 钛合金在飞机机翼材料和发动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 - 应用比例:在发动机部分占比约 30%,未来无人高超音速飞行器需求或减少[34] 海洋领域对钛材需求增长 - 需求增长:2025 年开始需求量预计达两到三万吨,深海管路等部位大量使用[35] 钛材在中国船舶制造中的应用情况 - 应用情况:应用逐步增加,但总体用量少,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是主要途径,形成稳定供应体系[36] 海洋领域钛材供应商 - 主要供应商:武船重工、江南造船厂、中船重工 725 所等,中船重工 725 所订单金额超 200 亿元[37] 海洋领域与航空领域钛材单价及盈利情况 - 盈利情况:海洋领域单价及盈利能力略低,航空用料精细,成本有差异,价格水平大致一半一半[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海绵钛生产对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及杂质有严格控制[14] - 3D 打印技术提升了钛材在飞机主结构中的应用优势[33]
军用钛材产业爆发前夜,钛金属的布局机遇
2025-03-25 22:31